首頁>要聞 要聞
俄羅斯2018年總統選舉:真正的懸念或在選后
中新社莫斯科12月7日電 題:俄2018年總統選舉:真正的懸念或在選后
中新社記者 王修君
俄諺有云:“晚到比不到好”。12月6日,一直避而不談參選問題的普京突然明確表示,自己將參加2018年俄羅斯總統選舉,總算為這一從年初就被反復提起的問題給出了答案。
俄羅斯將于2018年3月舉行新一屆總統大選。目前除了普京外,俄自民黨領導人日里諾夫斯基、“亞博盧”黨創始人亞夫林斯基以及電視臺女主持人索布恰克等人均已早早宣布參選。
選舉大幕徐徐拉開。根據俄羅斯民意調查機構“社會輿論”基金會在11月底完成的一份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俄羅斯人對普京的執政表示滿意。若普京參選,三分之二受訪者將投票給普京。而俄“列瓦達”民調機構給出的民調則顯示,超過一半受訪者愿投票給普京。排名第二的候選人或只能得到不超過5%的選票。
除了洶涌的民意外,俄副總理、聯邦委員會主席、部分州長等官員7日也相繼發聲,直接或間接地表達對普京參選的支持。
毫無疑問,“晚到的”普京已成為2018年俄羅斯總統選舉的最大熱門。
俄專家分析認為,已三次當選總統的普京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俄羅斯國家的象征。尤其在2012年開始的任期里,對外,普京果斷“收回”克里米亞、強勢介入敘利亞局勢,靈活面對美國和西方國家制裁和圍堵,維護了俄羅斯利益和尊嚴;對內,在能源價格下跌等各種不利情況下,普京及時調整政策,穩定了匯率、通脹率,維持了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保持了人民的體面和社會的穩定。內政、外交兩方面深得民心。
相比之下,其他候選人或缺少執政經驗,或聲望不足,難以在大選中對普京構成實質性挑戰。正如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7日所說,普京是最強有力的總統候選人,“他所獲得的支持度是其他候選人遙不可及的”。
目前,俄各界普遍認為,普京宣布參選意味著2018年總統選舉結果已不是懸念。真正值得關注的懸念變成了大選之后,俄羅斯現狀將如何得以改善。
當前俄社會在保持穩定的同時,面臨著經濟增長乏力、投資環境不健全、民眾貧富差距過大等一系列問題。此外,俄羅斯還急需改善俄美關系、降低對抗強度,早日走出被西方國家制裁、圍堵的不利局面。
普京剛剛宣布參選,為競選準備的施政綱領還未公布。7日已有人呼吁,普京應盡早公布未來施政綱領,并在其中就俄各界關注的問題給出答案。
這種呼吁代表了民意。畢竟,普京的施政綱領某種程度上意味著這位俄現總統對民眾未來幾年做出的承諾。民眾渴望從中了解到俄羅斯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自己生活改善的可能。
作為一名成熟政治家,普京的施政綱領不日或可公布。但“治大國若烹小鮮”,在實踐中把握好政策“火候”和平衡各方利益則是一門高級藝術。目前在“一人只能連續當選兩屆總統”的憲法限制下,未來若真贏得大選的普京只剩下一個6年總統任期。如何能在保持社會穩定的大前提下,利用有限時間為解決俄當前的問題或為問題找到出路可能將成為此次大選后的一個懸念。
編輯:曾珂
關鍵詞:俄羅斯2018年總統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