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120位黨外知識分子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再學習!
“十九大后,迎來了事業發展春天。”
“生逢在偉大的新時代,何其幸運!”
“千帆竟發,勇做時代的弄潮兒。”
窗外,深冬寒風凜冽。室內,研討激情四射。
這是120名黨外知識分子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對于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深切感悟,也是他們對于乘著黨的十九大東風大展宏圖的信心和力量。
關注“統戰新語”的朋友們都知道,黨的十九大結束不久,中央統戰部就組織召開了無黨派人士、黨外知識分子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座談會。會上,大家暢所欲言、積極討論,氛圍熱烈,成果豐碩。
學習永遠在路上。
12月5日至7日,中央統戰部在北京舉辦黨外知識分子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研討班,部分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的黨外知識分子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省級知聯會和新聯會負責人等參加了研討班。
關鍵詞1:目的
此次專題研討班,目的是:引導黨外知識分子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更好地發揮他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2:課程
研討內容主要圍繞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的認識和解讀,重點突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統一戰線的重大決策部署。雖然只有短短2天半時間,內容安排卻十分豐富,設“黨的十九大精神解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關于統一戰線的重要思想”3場專題講座,并開展了2場交流討論。
關鍵詞3:交流
研討班上,黨外知識分子和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圍繞“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的認識和體會”“如何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統一戰線的重大決策部署、更好地發揮作用”,展開熱烈的交流討論。大家一致認為,通過參加研討班,更加深刻地認識了黨的十九大的重大意義,準確地把握了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核心要義,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明確了奮斗方向。
關鍵詞4:金句
對十九大報告學習了多次,每學一次,認識就深化一次。黨的十九大報告確實把全國人民的干勁鼓起來了,大家信心很足,關鍵是怎么干,黨外知識分子要在這方面貢獻更多真知灼見,不忘與黨合作的初心,牢記知識分子的使命。
——許京軍(全國政協常委,南開大學副校長)
十八大以來取得的重大成就有目共睹,我們是親歷者、參與者、受益者和擁護者。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指明了方向。
——黃廉熙(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知聯會副會長、新聯會會長,浙江天冊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
新疆全區上下學十九大精神學得很深入,新疆老百姓對黨的感情特別是感恩之情是特別強烈的,把領導人的像繡出來掛在墻上,提起習近平總書記大家都贊不絕口,愛戴之情溢于言表。
——布媧鶼·阿布拉(全國政協委員,新疆農業大學圖書館館長)
自己雖然不是黨員,但對黨的感情發自肺腑,由衷感到黨把中國領導得非常好。特別是領導人的選拔制度很優秀、很科學,選出了習近平總書記這樣的核心,為國家、為人民嘔心瀝血。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對創新強國、科技強國充滿信心。
——王涌天(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部主任)
今天我們能有貼近百姓、貼近基層、體察百姓疾苦的核心來領導我們的國家,是國家之幸、民族之幸,我們是共和國最幸運的人。
——蔡曉紅(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新階層肩負新使命,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處在新時代發展的坐標上,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要堅定跟黨走,畫大同心圓,不忘初心、專業報國。
——張連起(全國政協委員,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
國家發展給我們提供了發揮作用的舞臺,作為一名工程領域的科技工作者,要把十九大精神融入到創新創業實踐中去,把個人成長與國家夢想緊密結合在一起。
——鄧中翰(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集團總工程師)
作為一名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作為有536萬粉絲的微博博主,既要當好網絡民意的發聲筒、代言人,又要當好政策法規的宣講者、傳播者。
——孟令悅(北京市人大代表,微博博主@“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兒”)
民營企業是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最大獲益者之一,十九大后民營企業迎來了發展的又一個春天。勇于擔當是基業長青之魂,創新求變是基業長青之源,擁抱世界是基業長青之道。
——談劍鋒(上海眾人網絡安全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十九大報告給了民營經濟一針強心劑、一顆定心丸。阿里巴巴將繼續堅持“家國情懷”“企業責任”,成為“建設美好生活”的生力軍,用更優秀的商業表現、更主動的社會責任擔當,來響應十九大精神。
——褚昱(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
我們藝術創作者,應該做到“胸有大義、心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努力創作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糧。
——董希源(福建省新聯會副會長,自由職業畫家)
國家給了文學創作者好的環境和更多機會,我們將創作能夠長久流傳的作品回報國家,通過網絡聯系更多“小伙伴”回報社會。
——劉煒(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上海市新聯會副會長,網絡作家“血紅”)
(心吧)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階層 人士 知識分子 黨外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