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硬杠杠”要起作用 還需要“軟配套”才行

2017年12月15日 10:06 | 作者:張佳星 | 來源:科技日報
分享到: 

日前,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以下簡稱《管理標準》)的消息引得眾多媒體關注。“堅持免試就近入學”“不體罰學生不從事有償補課”“考試成績不公開排名”……《管理標準》里的88條具體內容,為義務教育學校的“可為”“不可為”列出清單。這在部委級別的行政文件中,可謂是細則明確、極具執行力。

也因此,“硬杠杠”難免被寄予厚望。記者調查了其中幾條,發現確實“劍有所指”。

以最易被忽視卻也最重要的睡眠為例。有家長反映,“不像我們上學那會有午睡,孩子中午要加一節課”。一位北京市中心城區學校的家長反應,中午不休息還要加課的原因可能是學校為了便于管理,但這不符合青少年身體成長規律。

在新公布的《管理標準》中,這一條能夠找到對應條款,第25條“科學合理安排學校作息時間”“家校配合保證每天小學生10小時、初中生9小時睡眠時間”。

但并不是所有的規定動作都便于不打折扣地落實。有一些書面標準無法詳盡描述的狀況,具體細則無能為力,例如營養問題。

“直到學校開放日,我才知道孩子的午飯是怎么吃的。”一位家長描述,“孩子領飯,他說飯少給點,咵!一大半抹下去,這一小角飯要支撐他一下午”。這個疑問可以在《管理標準》中找到對應的第24條:落實《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定期開展學生體檢和體質健康監測,重點監測學生的視力、營養狀況和體質健康達標狀況,及時向家長反饋。

然而,這位家長心中的關切,卻是老師并不關心孩子的營養狀況,只是機械地完成職責。

如果按照在校學生膳食的相關規定,這個學校的食堂、飲食等標準想必是達標的,但這并不能產生孩子“營養狀況達標”的必然結果。

如何達到這樣的結果?不得不回歸到“教育”的本源。說得俗一點,對孩子的愛才是比“標準”更有效的“金標準”。

很多實例證明,“硬杠杠”無力時,“軟配套”反而“事半功倍”。例如,幼兒教育從業者缺失,不明就里的人認為應該在學校多設置幼兒教育專業,但事實是對這些從業者的制度認可需要“補位”,通過薪酬、職業名望等進行調節。

硬標準的執行不難,難的是如何讓“軟配套”真正起到作用,這更加考驗執政者的執政水平。

不僅如此,還需要考慮到“硬標準”的時代屬性,例如“嚴格要求教師尊重學生人格,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一條,其中的“體罰”隨著科技的進步,有了新變化。例如,北京西城區某小學,要求違規學生回家由家長拍攝“認錯視頻”,并發布在全班的家長大群里,這樣的措施算不算“尊重學生人格”?作為一個“標準”,應該能夠回答類似問題,對一些必須界定的行為進行明確說明。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硬杠杠 家長 軟配套 學校 起作用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V福利天堂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野狼 | 午夜影院小视精品久久 | 无打码H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国产AV | 亚洲码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国产无遮挡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