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納西族東巴經手抄本捐贈國博
麗江納西族150卷東巴經手抄本日前捐贈中國國家博物館。據了解,納西族東巴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經歷千余年沉淀,保留了人類遠古文明的完整形態和大量人類早期文化遺存,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
2003年8月,東巴古籍文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由于象形文字以表形、表意為主,東巴古籍在傳承中有大量的口傳成分,內容浩瀚,集納西族傳統文化之大成,因此,其不僅是一項浩大的記憶工程,也是研究古代納西族乃至古代西南民族不可或缺的珍貴資料。
在世界文明中,納西族的象形文字是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具有很鮮明的特點。它是從土話文字向音階文字過渡時期出現的最晚的一個象形文字,從宋朝誕生時起到現在,已有千年的歷史。
同時,東巴象形文字是目前全世界象形文字中,保存卷數最多的一種象形文字,目前全世界大概有3萬來部。其中1萬部在歐洲,保存在英國大英博物館和歐美其他博物館里,1萬部可能由國外民間收藏,還有1萬部保存在我國境內。
此外,東巴象形文字內容極為豐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括了哲學和文學的內容,極為可貴。而從現在抄寫的東巴字的字跡看,其基本字形大概有3000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存活的象形文字系統,被世人稱為“納西族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
此次麗江納西族150卷東巴經手抄本捐獻國博,不僅將豐富國家博物館的館藏,對更多人認識納西族東巴文化的文化價值具有重要意義,也將對納西族東巴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弘揚起到歷史性的積極作用。
編輯:楊嵐
關鍵詞:東巴 納西族 象形文字 手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