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徒手接人者無論結果如何都應被敬重
近日,在西安發生了一起墜樓事故,一名女子從11樓高空墜落,正在巡查的保安李國武伸手試圖接住這名女子,卻不幸被砸,兩人當場身亡。據知情人和目擊者稱,女子與他人發生爭吵,一度站在窗口,李國武在樓下呼喊試圖勸阻。當女子墜樓時,“保安在底下愣了有一秒鐘,他反應過來后,伸出手準備去接呢,結果被女子砸中倒在地上,流了很多血。”120趕到后,證實兩人已死亡。
一人墜樓,卻造成兩個家庭的破碎,這是誰也不愿意看見的沉痛悲劇。李國武救人身亡的行為在網絡上引起了諸多爭議。有人覺得李國武人挺善良,就是缺乏常識,不知道高空墜物的勢能有多大。更有甚者,還用了“智商欠費”等輕飄不屑的詞語評價李國武的徒手救人行為,大有將其視為徒有其勇的莽夫之意。
所幸當地政府并沒有遲疑。事發后,西安市市長在第一時間作出批示,要求各方面妥善處理,并聯系企業,支持給李國武申報“見義勇為”稱號。12月13日下午,西安市人社局認定李國武的意外死亡屬于因公死亡。除了由政府、公司對李國武進行經濟補償和關懷保障以外,墜樓女子家屬也已和李國武家人聯系,表達歉意并表態會盡力給李國武家人進行補償。
現實中的妥善處理令人心暖,但網絡上出現的爭議卻令人深思:當高樓在現代生活中分量越來越大,看見有人墜樓時,近在咫尺的你伸不伸手?我們該怎么辦,我們該怎么看?
不伸手的理由有千萬條,畢竟每個人的處境都不一樣,很難苛責每一個人都做到奮不顧身。而伸手的理由只有一條:生命可貴,無論大人小孩,無論男人女人,都是有共同感情的同類。這就是孟子所說“孺子將入于井”“嫂溺則援之以手”,如果沒有相當的情感,沒有相應的行動,則“是豺狼也”。
對于那些伸手去接墜樓者的人,無論他們是出乎本能忘記了危險,還是出乎本能,明知危險卻克服了對危險的恐懼,都只能給予敬重。因為他們的行為,是最高的人性閃光。“天地之大德曰生”,從這一點上看,任何活著的人都沒有資格去貶低一個舍己救人的人。
現實中的問題是,一些人認識不到舍己救人者本身的價值和意義,卻喜歡用功利的結果論來判斷行為的價值和意義。比如如果成功救下孩子或女子,徒手接人者就會被視為英雄,如果沒有救成或者雙雙死亡,就會被認為“白救”或“白死”。殊不知很多時候,成功與否幾乎只有“天知道”。其實,在善念發出、腳步邁出的那一刻,無論結果如何,人類的英雄都已經誕生。
在某種意義上,正是因為英雄的不斷出現,人類才能得以向好和延續,才能避免普遍地墮于惡、墮于平庸。如果不能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之于人的意義,就會昨天糾結于大學生該不該救老農,今天以救援成敗論徒手接人,而明天可能還會有更多相關爭議。
在充分肯定舍身救人者行為的基礎上,做好更多的防護措施,增加社會關懷,盡量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才是表達敬重之外真正需要注意和努力的方向,而不是對既定的事實冷眼旁觀、說三道四,讓悲上加“悲”,寒了好人的心。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李國 徒手 結果 國武 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