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會議 會議
天津市南開區政協委員熱議老城文化保護
“南開區老城廂是天津城市文明的發源地,有著獨特的歷史人文,但隨著城市現代化建設,老城的歷史遺跡和民間傳統文化遺存在慢慢減退和消失,代表天津味道的老城文化元素亟須挖掘和保護。”在1月6日召開的天津市南開區政協全會上,來自文化藝術界別的王斌委員對南開老城文化情有獨鐘。
網絡圖
“對于老城廂拆除過程中搜集保護下來的文物信息,各部門掌握繁多且零散,缺乏橫向聯合與溝通,很多是重復或者同類的,也有信息不準確、甚至丟失的情況?!蓖醣笪瘑T的發言和感受立即引起其他委員的共鳴。
“對于有歷史傳承價值的老院落缺乏扶植、管理與保護政策措施,特別是在修繕過程中沒有專業指導,在保護與利用上缺乏正確引導,應該讓民間的老城廂遺跡在整個老城文化的鏈條中發揮作用,避免再走開飯館的老路。”
“隨著南開老城廂地區改造,老城雖然不在了,但影音視頻資料還在,不能只把它們存放在柜子里或者硬盤中,挖掘老城文化也不能只停留在制作數據、信息上,民間文化只有回歸土壤才有生命力?!?/p>
“南開老城文化是多重的,具有代表性的有很多,但由于缺乏展示平臺,眾多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產品沒有得到重視,不為民眾所熟悉。此外,對于南開老城區域內名人、名家及故居等信息整理挖掘和利用得不夠。”
委員們激烈討論著,建議成立老城文化調查組,對老城文化進行全面摸底、梳理與整合,邀請專家對老城文化進行科學合理規劃、設計,打造“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吃得美、帶得走”的老城文化符號。充分利用現代科技與傳媒手段,把老城資料從書架、展柜和硬盤中解放出來,讓老城文化變成“看得見、聽得到”的有聲信息;進一步盤活民間非遺項目需要、恢復重點的歷史遺跡等,使老城文化由虛變實、可觸可感;精心打造具有老城特色的文化旅游紀念品,讓南開老城文化成為“帶得走”的永久紀念。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老城 文化 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