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從習近平的科技情懷中感受什么?
1月8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舉行,習近平向獲得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王澤山、侯云德兩位院士頒發獎勵證書。一直以來,習近平對科技工作者關懷有加。這背后,深蘊著習近平的科技情懷和科技強國夢。(1月9日新華網)
人們一定記得十分感人的那一幕——2017年11月17日,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93歲的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譽所長黃旭華和82歲的道德模范代表黃大發兩位老人,被習近平拉著坐到自己身邊合影留念。這一刻引爆了熱烈的掌聲,傳遞出習近平總書記重視科技工作者和尊老敬老的高尚情操。此前,習近平對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他說,我們要學習黃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學習他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學習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高尚情操。習近平與黃旭華緊緊相握的手,習近平對黃大年熱情贊美的話,表達的不僅是對科技人才的關心和尊重,更是他發自內心的敬意。
習近平的科技情懷,緣于他對科技與強國關系的深刻洞察。他說過,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皣鳌?形象生動地表明了科學技術的重要作用。
習近平對科技工作者心存敬意,則在于他認為我國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關鍵是要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和潛力。要極大調動和充分尊重廣大科技人員的創造精神,激勵他們爭當創新的推動者和實踐者,使謀劃創新、推動創新、落實創新成為自覺行動。
正因為如此,他強調:“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也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我們要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可以說,在尊重人才上,習近平是各級領導的光輝典范。
習近平總書記的科技強國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有機組成,是中國科技事業發展的總引領,為開創中國科技進步新未來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動力。體悟習近平科技強國夢和深蘊的科技情懷,就要像他那樣一如既往地對科技工作者關懷有加,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為科技人才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
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獎勵大會,之所以吸引大眾目光,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其中一個重要緣由,就是大會頒發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中國科技界的頂級榮譽。這個頂級榮譽,只有在當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創造出巨大經濟或社會效益的杰出科學家,才有可能問鼎殊榮,戴上舉世艷羨的桂冠。從2000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正式設立以來,至今我國已經有29位科學家獲此榮耀。他們是科學技術征程上的座座高峰,是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學習榜樣,感受習總書記的科技情懷,就應以他們為楷模,在科技強國路上奮力攀登、做出貢獻,為中國科技事業迅疾推進,添一把最旺的火!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科技 創新 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