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趙衛華:北京服務業成高學歷者主要流入領域
北京已經進入后工業社會,第三產業的產值比例和就業比例都已經超過了80%。職業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最近5年,職業結構有兩個顯著的變化:
變化之一是不同職業的比重變化較大。職業結構中一、二產業體力勞動者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而商業服務業人員比重大幅度上升。從2015年國家統計局1%人口抽樣北京數據可以看出,商業服務業人員的比例達到了43.0%,是各類職業中增幅最大的,比2010年上升了9%。農業勞動者從5.4%下降到3.0%,產業工人則從22.6%下降到14.7%。
變化之二是商業服務業人員出現“白領化”趨勢,其職業內涵發生變化。近幾年,大學生、研究生等高學歷從業人員的比重不斷上升。這部分人主要流入了新興商業服務業,如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金融服務、房地產、文化創意產業等領域。
在北京,隨著信息化、網絡化的發展,商業服務業人員已經分化為兩部分,除了傳統商業服務業,隨新經濟出現的新興商業服務業人員,如金融、房地產、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產業等領域的商業服務業人員,無論學歷、工作環境、工作內容還是收入水平,都已經白領化了,是典型的中產職業。這個職業增長快,吸引了大量高學歷人才,已經成為高學歷者主要流入領域。2010年北京“六普”數據顯示,商業服務業人員中本科及以上教育者占9.5%多,專科以上學歷者21.8%,即商業服務業人員中五分之一以上的人是受過高等教育的。2015年這一比例大幅度上升,國家統計局1%人口抽樣調查北京數據顯示,商業服務業人員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者的比例達到了23.4%,大學專科以上學歷者達到了38.6%,中職及以上學歷者則達到46.8%。由此可見,商業服務業人員中已經有近40%受過大學教育。
職業結構變化使北京的階層結構也發生顯著的變化。如果我們把中產定義為大專及以上受教育程度、從事白領職業,則中產階層不但包括過去公認的白領職業,即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業、事業單位負責人、專業技術人員、辦事人員,還包括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商業服務業人員。
因此,從教育和職業這兩個指標綜合來看,根據2015年國家統計局1%人口抽樣北京數據,則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事業單位負責人、企業單位負責人、專業技術人員、辦事人員這幾個公認的職業中產的比例合計達到了39.3%。商業服務業人員的比例達到了43.0%,其中近40%教育程度為大專及以上,則這個職業中大專及以上教育程度者在所有就業人口中的比重應該是16%左右。這兩者合計,北京中產階層的比重應該在56%左右。
此外,在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隨著企業生產自動化、智能化時代的到來,在產業工人階層中,本科及以上人員比例也達到了6.6%,大專以上的比例則達到了14.3%,這些高學歷的生產工人,他們也屬于教育中產的范疇,其工作也不再是體力勞動,因此,他們也是中產階層的重要來源之一。
由此推測,北京中產階層的比例應該在60%左右。其中,商業服務業人員已經成為中產階層擴大的最主要新來源。可以說北京已經形成了“橄欖型”的社會結構,中產階層是這個社會的主體,體力勞動職業階層比重大幅減小。
(本文為北京市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北京中產階層發展狀況研究”資助成果)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服務員 高學歷 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