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銀川都市圈”孕育西部新增長極
寧夏打造以銀川市為核心,輻射帶動周邊石嘴山市、吳忠市和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協同發展的銀川都市圈,旨在提高產業集聚與關聯度,促進城市間功能互補,降低生產生活成本,提升區域綜合實力和競爭優勢。
銀川、石嘴山、吳忠和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是寧夏最具發展潛力和活力的地區,區域經濟密度是全區的3倍,城鎮化率達71%
寧夏日前出臺的《銀川都市圈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銀川都市圈集聚全區80%以上的地區生產總值和58%以上的人口,人均GDP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7%以上,對全區的輻射帶動能力顯著增強。該方案發布100項具體推進任務,要求打造以銀川為核心、輻射帶動石嘴山、吳忠、寧東基地協同發展的銀川都市圈,形成同城效應和整體優勢,帶動沿黃生態經濟帶發展,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推動寧夏發展新增長極。
提升區域綜合實力
銀川都市圈將建成綠色都市圈、創新都市圈、智慧都市圈、宜居都市圈,成為西部地區具有一定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銀川市市長楊玉經說,大力實施創新驅動、脫貧富民、生態立區“三大戰略”,堅持集約發展、集群發展、融合發展、協同發展,以空間規劃為引領,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發展集群集聚、生態環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城市聯動協同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重點,建立協同聯動的發展機制,打造以銀川為核心、輻射帶動石嘴山、吳忠、寧東基地協同發展的銀川都市圈。到2030年,銀川都市圈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基本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初步形成,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面實現,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顯縮小。
在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將構建快速連接的內外交通通道,以高速鐵路、空中快線、高速公路為重點,建設高速暢通的對外交通通道。實現銀川都市圈至西安、蘭州、北京、太原等城市2小時至5小時的快速連接。銀川至北京、西安空中快線,開通上海、廣州等空中快線,加密杭州、成都、烏魯木齊等40個重要城市航線航班,直飛比例達到90%。建設一體高效無縫銜接的內部交通網。實現都市圈公交同城化,形成銀川至石嘴山、吳忠、寧東半小時經濟圈。構建一體化的水利基礎設施。啟動銀川市、石嘴山市、吳忠市重點城市水源替代工程,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共建高效的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完善銀川都市圈一體化信息網絡布局,完善4G網絡,推動5G網絡試點建設及試商用,推進無線局域網在銀川都市圈城區和重點線路全覆蓋,最大限度地為圈內圈外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智慧服務。
推進產業發展集群集聚。推動工業做大做強,發揮銀川都市圈產業基礎和集聚優勢,重點打造五大優勢產業集群。堅持高端化、精細化發展方向,依托神華寧煤、中石化、寶豐等龍頭企業,適度擴大現代煤化工產業規模,重點加大煤制油系列產品研發和烯烴下游高端產業鏈延伸,打造千億元的現代煤化工產業集群。推動形成產業集聚區,加快銀川都市圈各類產業園區的優化整合,培育集群式的大園區、大基地,形成以國家級開發區為核心、自治區級工業園為支撐的五個產業集聚區。加快服務業提檔升級。打造寧夏全域旅游核心區。圍繞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構建以銀川為核心,以賀蘭山東麓、黃河金岸、古城歷史文化旅游產業帶為支撐的“一核三帶”總體格局。打造西部信息服務業基地。依托銀川iBi育成中心、濱河新區智慧產業園、西北地理信息產業園、吳忠城市數據運營中心、寧東創享智造科技孵化園建設,大力推進大數據在政務服務、城市管理、社會信用等方面的應用。
促進城市間功能互補
根據《銀川都市圈建設實施方案》,將銀川都市圈建成綠色都市圈、創新都市圈、智慧都市圈、宜居都市圈,成為西部地區具有一定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
推進生態環境共保共治。保護好黃河母親河,落實河長制主體責任,建設一批重點入黃排水溝、人工濕地等生態綜合治理工程;通過推進采煤沉陷區、采砂區、破損礦山等治理和生態修復工程,恢復賀蘭山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強化環境聯防聯治,實施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及配套管網建設,全面建成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推進涉水重點行業清潔化改造。
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實施優質基礎教育“擴面提升”工程,科學規劃、均衡布局中小學校,機制創新、課程教學改革、教育評價等方面開展合作。實施高等教育綜合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進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組建創新創業教育聯盟和應用型高校建設聯盟。推動醫療衛生協作聯動。以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自治區人民醫院、自治區中醫醫院三大醫療集團為龍頭,建設銀川都市圈醫聯體和城市醫共體,共建醫學影像診斷中心、醫學檢驗實驗室、消毒供應中心等,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上下貫通、共建共享,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協同發展。
讓人民過上美好生活,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推動社會保障服務一體高效。建設銀川都市圈公共就業信息服務平臺和市級職業技能公共實訓基地,推進“互聯網+人社”行動計劃,建設“社保云”信息惠民工程,推進社會保障“一卡通”。
瞄準城市自身特色精準挖掘和發力,推進都市圈城市協同發展。以強化銀川市核心輻射帶動作用為基礎,構建都市圈“一核、兩翼、多點”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銀川市作為銀川都市圈的中心城市,要集聚高端人才、現代金融、先進技術等核心要素,打造區域性金融商貿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強化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提升城市承載力和競爭力,增強對銀川都市圈的核心引領帶動作用。把銀川建設成為西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絲綢之路經濟帶”節點城市、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石嘴山市要合理控制城市建設,把石嘴山建設成為銀川都市圈靚麗北翼;吳忠市要完善城市綜合配套服務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推進“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建設,把吳忠建設成為銀川都市圈靚麗南翼;寧東基地重點推進產業聚集、配套協作、產城融合,著力打造國內乃至世界一流的現代化能源化工基地。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許 凌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都市 銀川 推進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