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養老需要“四兩撥千斤”

2018年01月24日 11:08 | 作者:堂吉偉德 | 來源:中國婦女報
分享到: 

隨著老齡化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養老項目,包括萬科、光大、遠洋、北控、保利等紛紛在京布局高端養老機構。但記者調查發現,高端養老項目價格動輒每月過萬元甚至數萬元,高檔化趨勢明顯,這讓許多有養老需求的普通市民望而卻步。(1月22日《北京青年報》)

養老資源供不應求,優質養老機構一床難求,大城市的情況更不容樂觀。從調查的情況看,養老資源緊張主要出現在一些市區內交通便利、公共服務設施完備、自身服務設施齊全、價格適中、帶有康復護理服務功能的養老機構。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劇,對物美價廉養老項目的需求必然更加強烈。

與此同時,我國首個《養老機構發展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有超三成養老機構處于虧損狀態,全國養老機構平均空置率達到48%,呈現出發展失衡的狀態。之所以如此,源于一些公辦養老機構位置偏遠,服務質量不高,難以適應和滿足養老的需求,再加上民營養老項目的高檔化,便出現了養老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偏離。于此背景下,建議政府資金投入向社區和居家養老傾斜的論調被反復提及。

這種情形下,房產企業參與養老機構建設是重要的途徑補充,有助于發揮市場主體的功能性,滿足分類分層分級的多元消費需求。質優則價高,這無可厚非,但養老服務和設施高檔化超過了普通人的承受能力,如此傾向值得警惕。

在市場規律下,引導和激活社會參與的積極性能從根本上優化和改善時下養老機構發展失衡問題。但養老服務和養老設施具有高度的民本性和公益性,如同“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養老設施也要體現“用來住的”這一核心原則與定位,讓普通人真正能住得起,還能住得好,即收費相對合理,又能獲得較為優質的服務。

為此,應把握“管放結合”的原則,并寓管于放,于放中嚴格管理。具體來說,主要是提供優惠政策,給投資與建設養老設施創造良好的環境,比如對相關項目開辟綠色通道,給予土地、稅收、金融、信貸方面的優惠,或者采取民辦公助的形式,給予必要的財政補貼,以此吸納更多社會資源參與,從而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但鼓勵不是縱容,放活也非放縱,強化管理才能正本清源,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高價不是養老,普惠才是王道。一方面,雖然價格由市場決定,企業具有自主定價的權利,但合理的利潤空間和成本區間,還得由政府來管控,不能由企業“任性而為”。另一方面,要避免養老設施的高檔化和收費的高昂化,離不開標準的制定與實施,并在綜合評定的基礎上,對社會化養老機構進行分級打分,像酒店一樣評定星級并控制收費上限,對亂收費的行為給予嚴懲。

最為關鍵的是,實現老有所養是政府的基本職責,體現公益性應兼顧公平與效率,并最終體現政府的托底之責。于此,公共服務的觸角應延伸到基礎保障上來,通過新建一批優質的養老設施,不斷提升總量并滿足需求,或者整合既有的養老資源,讓其發揮最大的優勢,多管齊下才能最終破題。

編輯:趙彥

關鍵詞:養老 老齡化 養老資源 養老機構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最新国自产拍视频在线播放 | 日本中文字幕a∨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影院 | 天天综合精品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