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焦慮情緒到焦慮癥只有一步之遙嗎?

2018年01月24日 14:15 | 來源:新民晚報
分享到: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精神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馮威

焦慮是我們對客觀事物態度的體驗,亦是人的一種情緒表現。正常情況下焦慮或恐懼是正常的反應,如半夜家中電話鈴響而受驚或在擁擠的人群中孩子不見了會盡力去尋找,這些是正常焦慮情緒反應。

MAIN201801230921303856656843412

病理性焦慮是指在大多數人不會感覺緊張的情況或場所突然感到強烈的恐懼,或是焦慮的嚴重程度與客觀事件或處境不相稱,或持續時間過長,臨床上稱為焦慮癥狀。病理性焦慮是自發、持續、痛苦的,并且會影響日常功能,從而導致異常行為。例如在食品店排隊購物時,一名無其他軀體疾病的男士突然感到手掌又濕又冷,感覺心跳厲害,透不出氣來。

焦慮癥狀表現為精神上擔心和身體上不適,精神擔心是指一種提心吊膽、恐懼和憂慮的內心體驗伴有緊張不安,身體癥狀可在精神癥狀基礎上伴發植物神經紊亂癥狀,如面部潮紅、出汗、心悸、胸悶、肌肉緊張、發抖等。

焦慮障礙又稱焦慮癥或焦慮性疾病,它是一組以焦慮為突出臨床征象的精神障礙。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焦慮不適的表現不盡一致,有的是陣發性發作、可毫無誘因,稱之為驚恐發作;有的在特殊情境發作,稱之為社交恐懼或特定恐懼,如某廣場或某公共場合下;也可以是無原因或有與原因不相稱的持續存在的擔心、焦慮、恐慌,稱之為廣泛性焦慮;或在某一特大事件后發生與事件相關的焦慮、抑郁情緒表現,稱之為急性創傷后精神障礙,如大地震后或空難后的幸存者在事件發生后數月內出現恐懼、驚跳、抑郁等反應。

如果出現的焦慮,經過自我調整、放松等措施后能減輕或緩解癥狀,則可繼續應用直至焦慮癥狀消失,但如果這些癥狀頻繁發生或不斷加劇,甚至持續存在,行為失控,發生回避或不恰當行為,則應及早到心理科或精神科診治。

編輯:趙彥

關鍵詞:焦慮情緒 焦慮癥 焦慮障礙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思思热欧美国产 | 在线日本∨a精品视频 | 天干夜啦天干天干国产精品 | 日本公妇被公侵犯中文字幕 | 日本久久久久性潮级片 | 资源站色在线观看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