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讓留守兒童的冬天不再寒冷
前幾日,“冰花男孩”照片走紅網絡,照片中的孩子站在教室中,頭發和眉毛已經被風霜沾成雪白。他的一句“上學冷,但不辛苦!”感動了萬千網友。但在感動之余,我們也發現,堅強的意志背后,是邊遠地區留守兒童尚不理想的生活與學習環境。在關愛“冰花男孩”的同時,我們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給更多留守兒童以關愛。
據報道,“冰花男孩”父母都外出打工,他和姐姐都是留守兒童,平時,他要走40多分鐘的山路才能到學校,在當地,像他這種孩子還有很多。而根據民政部2016年11月份的通報,全國共摸底排查出農村留守兒童902萬人。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留守兒童學習成績普遍低于普通家庭兒童,相當數量的留守兒童因此厭學、逃學甚至輟學。此外,部分留守兒童還可能產生心理問題,更容易受到傷害。
盡管環境如此艱苦,我們仍然看到“冰花男孩”保持著對知識的渴望,而好好學習,改變命運,也是萬千留守兒童的心聲。給予留守兒童更多關愛,讓他們的人生充滿希望,還需要政府、學校與社會形成合力。
政府應指導、支持、監督家庭切實履行家庭義務:進一步明確家長作為第一監護人的主體監護責任,對家庭養育缺失、缺位或失范的,要追究其法律責任,同時督促外出務工人員妥善安排好留守兒童的學習與生活,幫助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知曉自己撫養教育子女的法定義務,并鼓勵農民工返鄉就業或創業,尤其對于女性農民工,政府應優先安排她們返鄉就業。同時,還要建立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積極引導和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提高農村留守兒童指導的針對性和專業性。在農村地區設立留守兒童專門援助機構,從生活、心理、教育、社會交往等方面進行援助,針對留守兒童群體的特定需求,加強留守兒童的法制、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期待社會對于“冰花男孩”的關注能夠成為關愛留守兒童、推動留守兒童保護和關愛的工作向前推進一步的良好契機,讓每一個留守兒童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兒童 留守 關愛 冬天 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