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解決醫生收入問題 才能落實分級診療和多點執業

2018年02月09日 09:58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解決醫生收入問題 才能落實分級診療和多點執業

“切實增加基層醫院醫生的收入。這個做不到,其他都是空的。”在2月6日召開的“學習十九大精神·建設健康中國——落實分級診療與多點執業”主題研討會上(以下簡稱“研討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副院長史大卓直言不諱地指出了我國在推行分級診療過程中的一大痛點。

2017年去云南、貴州和青海等地調研過的史大卓發現,基層醫生的月收入基本在2000元~3000元,“這樣的收入怎么能夠留得住人才,怎么能夠讓醫療資源下沉?國家培養出眾多全科醫生,這樣的工資收入只會讓他們在基層醫院干一年兩年,然后會通過考研、轉行等方式走到大城市里來。”

當天,十多位來自不同醫療機構的全國政協委員就落實分級診療和多點執業紛紛建言獻策,但是收入問題幾乎是每一位發言者都無法繞開的問題。

醫改首先要政府提高政策供給

北京市通過政府財政補貼等手段將社區醫生的年收入提高到了人均10萬元左右,增幅達20%。然而醫生的收入問題依舊是制約北京社區醫院發展的主要瓶頸。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社區服務中心的院長李玉玲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表示,2016年以來,新街口社區服務中心的收入開始有結余,但是按照我國目前的政策,社區醫院的結余無法進行靈活的再分配,而且社區醫生的績效收入有封頂限制,也不利于激發醫生工作的積極性。在李玉玲看來,社區醫院今后如果要吸引人才,迫切需要政府在政策方面給予支持。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衛生計生委黨委書記方來英的想法與來自基層的李玉玲不謀而合。方來英在研討會上表示,醫改首先要政府提高政策供給。從財政投入角度來說,國家對基層醫療體系的建設進行了大力的資金扶持,但是目前只體現在了醫療設備和醫院基礎設施的建設方面,方來英指出,政策對基層醫院“人”的供給并不是很充足,也就是對醫生的政策傾斜還不夠,這是今后政府應該著重考慮的方向。

今后醫改的方向要注重宏觀政策的協調性,分級診療的核心是利益再分配的問題,應該對實施分級診療的醫院進行聚焦,“不能讓搞分級診療的人吃虧,更不能讓搞分級診療的專家和基層醫生吃虧。” 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社會保障研究所副所長、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王虎峰也表達了對醫改政策發展方向的期待。

2013年,王虎峰承接了國務院醫改辦分級診療的一個重點課題。一年后結題的時候,王虎峰曾向相關政府部門和醫院管理者們提出多條分級診療的意見,當時幾乎都是反對的聲音。

而到了現在,時局大為改變。研討會上比較靠后發言的王虎峰,在聽了來自不同醫療機構的代表都在建言獻策分級診療的進一步落實,他感慨“如果照這個勢頭,我對分級診療的落實是很有信心的”。

多點執業助推分級診療

“我國目前的情況是11%的三級醫院服務了53%的患者(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2016年公布的數據);與此同時,215萬執業醫師中本科以上學歷占70%,更高端的,比如完整經過住院規范化培訓的人數就更少。從宏觀政策上推進醫生多點執業是必然”。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主任霍勇認為,如果要加強我國基層醫療體系的建設,特別是人才隊伍的建設,就有必要通過多點執業,讓大醫院的優質人才資源流動到基層。

霍勇提出的關于多點執業對分級診療的作用,方來英表示贊同:“醫療衛生體系的核心要素是‘人’。醫生本身就是自由執業者,同時也需要本醫院的團隊支持。醫生在外執業過程中遇到病人,如果在當地醫治,這有利于整個社會的醫療服務體系的發展;如果遇到疑難雜癥,則會帶回本醫院進行治療,這其實就是在進行分級診療。”

不過,霍勇也坦言,多點執業雖然已放開,“但整體上很難看到醫生去多點執業。”霍勇分析認為,主要是管理方面的問題。“因為醫生隸屬于醫院,醫院為醫生提供獎金、工資、養老保險等,所以醫院很難同意醫生多點執業。”

霍勇提出的建議是,國家應完善公立醫院人事制度,比如取消編制內外的待遇差別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推動醫生多點執業取得實質性進展。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劉昶榮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18年02月08日 06 版)

編輯:趙彥

關鍵詞:解決醫生收入 分級診療 多點執業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先锋影音资源影音中在线不卡 |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字 | 在线播放国产不卡免费视频 | 在线观看网站深夜网址 | 亚洲情涩免费手机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