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讀原創 讀原創
楊培軍委員:尋找治理廢棄礦井的出路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日電(記者 范文杰 通訊員 張倩)2016年4月,黑龍江省雞西市滴道區一居民社區地下3日內連續發生10次爆炸,造成多處民宅受損,所幸無人員傷亡,初步調查爆炸地點為廢棄多年老礦井。
網絡圖片
“這條社會新聞的背后是廢棄礦井安全及生態環境治理迫在眉睫。”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楊培軍將提交《關于將廢棄礦井安全及生態環境治理列入國家重大專項的建議》提案。
他說:“隨著煤炭去產能的深入推進,大批煤礦被淘汰成為廢棄礦井。關停報廢的煤礦遺留下來的瓦斯逸散、塌陷滑坡、矸石污染、井下積水危害等災害日益凸顯,影響面積大、隱蔽性強、潛伏期長,給社會和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已經或正在形成嚴重威脅。”
楊培軍坦言:“由于廢棄礦井綜合治理涵蓋安全治理、生態環境治理、廢棄資源回收再利用等多個領域,更多的是偏向社會公益事業,因此,建議列為國家重大專項給予支持。”
“井封了,地下遺留的煤、煤層氣、水、巷道還在;礦關了,地上的土地、閑置廠房、設備還在。礦關人散,就這么簡單粗暴地將各種資源棄之不管,很可惜。” 楊培軍認為,要尋廢棄礦井治理的出路,還需國家相關方面提供決策參考和支撐。
編輯:吳靜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