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讀原創 讀原創
胡衛委員:規范校外教育培訓市場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2日電(記者 林儀)近年來,我國校外培訓機構發展迅猛,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部分中小學生對學習的補充性需求,但一些培訓機構開展以“應試”為導向的培訓,違背教育規律和青少年成長發展規律,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造成學生課外負擔過重,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社會反響強烈。
網絡圖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副主任胡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些教育培訓機構良莠不齊,亂象叢生,缺乏有效管理,亟需加快規范課外補習市場。”
胡衛建議,教育主管部門加強對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的資質管理和審核,通過制訂和完善有關政策制度使其健康有序發展;對教育培訓機構教師和工作人員進行系統的專業培訓,做好校外培訓機構的年度考核工作和年檢工作;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規范管理,正確引導校外教育培訓行業有序、健康發展。
同時,還要大力宣傳非法辦學機構的隱患及負面效應,逐步提高家長和學生防范抵制非法辦學意識。反對拔苗助長式的教育方式和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從事盈利性輔導,對違反規定的教師嚴格追究責任,從源頭上杜絕有償補課。
在提升教育培訓機構質量水平上,胡衛建議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辦學,鼓勵民辦教育機構提高辦學質量,讓有實力、有能力、有資質的培訓主體承辦培訓機構。同時發揮圖書館、書店、紀念館、文化館、體育場館、青少年宮等在校外教育培訓市場中公益性、主導性作用。
事實上,這不是胡衛第一次關注校外教育培訓市場。去年,他就提出了關于盡快明確中小學培訓教育機構設立準入條件建議和提案。對于主要進行基礎教育課外學科輔導的培訓機構,應從課程標準、教師資質等方面提高這類培訓機構的準入門檻,對這類培訓機構的校長任職要求做出明確規定,比如,具有五年在教育機構任職的經歷,具有教育學本科以上學歷等。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培訓 教育 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