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全國兩會專題報道>發布會>第四次發布會>發布會消息 發布會消息
張業遂:中國既不“輸入”模式,也不“輸出”模式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3月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發言人張業遂就會議議程和人大工作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并對公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圖為大會發言人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新華網/中國政府網 陳杰 攝
圖為張業遂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網/中國政府網 陳杰 攝
圖為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提問。新華網/中國政府網 翟子赫 攝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我們注意到,中國這些年來大力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提出要為解決人類問題提供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可是也有一些評論擔憂,中國在向外輸出的中國模式是要改變現有的國際秩序和規則,請問發言人,您認為這符合事實嗎?您對此又有何評價?謝謝。
張業遂:謝謝你提出的問題。黨的十九大全面總結了中國發展的歷史性成就,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提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
中國的發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中國通過自身的發展給世界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遇,特別是為世界經濟增長、國際貿易的發展和全球減貧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你剛才提到發展模式問題,我們認為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模式,各國都需要獨立自主地根據本國的國情來探索符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中國堅持走自己的路,既不輸入外國模式,也不輸出中國模式,不會要求別國復制中國的做法。當然,如果有些國家對中國發展的經驗和做法感興趣,我們愿意同他們討論,同他們分享,但絕不會強加于人。
在國際秩序問題上,我們不是要推倒重來,搞顛覆替代,而是要堅持做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和建設者。我們積極維護的是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推動改革的是不適應時代發展和不符合各國共同愿望的國際規則。中國愿意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建設,希望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謝謝。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