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讀原創 讀原創
張洪委員:建立濕地聯盟,保護“長江上游之腎”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6日電(通訊員 戴娟 記者 凌云)“濕地生態系統作為‘長江上游之腎’和‘中華水塔’的功能,是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的重中之重。”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林業局副局長張洪呼吁,應啟動長江全域濕地保護行動,加強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
新華網圖
張洪說,長江流域濕地面積945.68萬公頃,濕地率5.25%;長江干流濕地面積561.69萬公頃,濕地率9.99%。他坦言,近年來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給長江上游濕地生態系統帶來了巨大壓力和嚴峻挑戰:長江上游水利水電開發對濕地生態影響明顯,梯級水電開發改變江河河勢,中斷水生生物生活路線,對水生及河岸生物產生嚴重影響;水壩阻隔導致部分洄游性魚類絕跡;盲目開墾及超強度放牧導致濕地退化和面積大為減少;水資源及濕地動植物資源過度利用,導致濕地生物多樣性喪失嚴重。
為此,張洪建議,應盡快啟動長江全域濕地保護行動,在長江上游建立濕地聯盟,啟動濕地重大修復與濕地恢復,樹立“山河湖海”流域一體化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制定長江上游流域濕地分區、分類、分級保護和綠色發展戰略。同時,應推進長江上游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努力把濕地生態產業與鄉村經濟發展、濕地資源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建立濕地生態經濟系統。實施流域區際間濕地生態補償,有效調動長江上游省區市流域濕地治理積極性。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濕地 長江 保護 張洪 生態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