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讀原創 讀原創

楊承志委員:創建高校軍民深度融合機制

2018年03月07日 08:33 | 作者:解艷華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 解艷華) “軍校由于自身規模小、技術實力不足,教學和科研能力不足,難以滿足強軍目標的需要,如何運用國家高校優質資源,為建設世界一流部隊提供人才與科技的支持,是當前實現強軍目標的首要課題。”6日下午小組討論會上,楊承志委員在發言中如此說道。

2105173

網絡圖

楊承志在調研中發現,目前由于高校軍民融合的范圍存在認識局限,導致軍民融合范圍有限、領域較窄、層次不高、比例很低,融合不充分,對軍事人才的培養和武器裝備發展還沒有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例如受傳統觀念影響,高校軍民融合的范圍有限,主要局限于理論類研究,很少有關鍵技術與核心產品的研究;高校在武器裝備探索研究、預先研究等基礎性研究領域比例很低,”楊承志說。此外,由于激勵政策機制不明晰,導致普通高等院校軍民深度融合的活力和動力不足。而從事國防領域研究,由于涉密的緣故,出現發表學術論文難,難以在“雙一流”大學的考核評價中為單位和個人產生貢獻率,導致學校和個人均對從事國防領域科學研究積極性不高。

楊承志建議:建立體制機制,推進軍校和高校軍民融合納入到國家創新體系,探索雙方教師資源雙向交流和聯合攻關,研究制定聯合軍事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協同機制、產學研的緊密結合、共性技術的雙向轉移等機制。建立以院士、首席科學家等科技領軍人才核心,優勢學科為依托的,長期致力于國防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應用技術研究等方面,成為關鍵性技術突破、行業聯合攻關、武器裝備預先研究的中堅力量;完善高校在軍事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考評機制。搭好融合平臺,創建一批以軍校為主體、高校為支撐、戰場為導向、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為核心、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科技創新聯盟;建設一批設施一流、特色鮮明的國防科技聯合實驗室;實現軍民高校資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共享共建;搭建軍校和高校軍民融合的信息平臺,提供軍校和高校的融合學科對接服務;軍校和高校選擇開展高校擅長前沿探索、基礎研究和共性技術開發,快速提高軍校學科建設的跨躍式發展;構建教學共享資源,開展一流人才的培養。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高校 軍民融合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热情在线地址 | 亚洲午夜高清乱码中文字幕 | 亚洲A∨一区二区影片 | 日本天堂天v在线播放 | 夜鲁夜鲁夜鲁很鲁在线视频 | 婷婷久久狠狠五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