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3月或迎來流感小高峰 學齡前兒童發病率超40%
羊城晚報訊 記者符暢、實習生徐嬌洋、通訊員易靈敏報道:冷空氣的到來令廣州“一夜入冬”,不少寶媽們的“流感焦慮”也更加嚴重。在國家衛計委近日例行發布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全球公共衛生中心主任董小平透露,受季節“倒春寒”和人口大量流動影響,今年3月我國可能會出現新一波流感疫情。
那么,廣州新一波流感有什么特點?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患上流感?接種流感疫苗有沒有用?就市民關心的這些問題,羊城晚報記者采訪了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相關專家。
3至4月份或迎來流感小高峰
什么是流感?據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內科門診主任何麗雅介紹,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導致的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急性病癥,其潛伏期一般為1至7天,多數為2至4天。
何麗雅指出,流感病毒呈現出一定特點:耐低溫和干燥,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經常發生抗原變異,傳染性大,傳播迅速,極易發生大范圍流行。
何麗雅表示,和感冒不同,感冒只需3至5天即可治愈,而流感病程長達5至10天。人患上流感后,可出現急起高熱、畏寒,全身疼痛、乏力倦怠,咽喉痛、干咳以及不同程度呼吸道癥狀等。其中,胃腸型流感除發熱外,還會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流感易引起并發癥,如肺炎、中樞神經系統損害、休克、呼吸循環衰竭等。嚴重并發癥甚至可導致死亡。”她說。
據悉,流感高發期一般在秋冬季節。不過,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內科部副主任、感染科主任徐翼表示,南北方流感高發期存在差異性,南方一般有兩個高峰,分別在3至4月份和6至8月份。“目前流感疫情已經有所平緩,但不排除南方有局部爆發趨勢。”徐翼說。
學齡前兒童流感發病率超40%
據介紹,兒童由于年紀小,免疫功能相對低下,容易感染上流感。相關數據顯示,流感流行期間,學齡前兒童發病率可超過40%,流感高危兒童因急性呼吸道疾病住院的可能性是同年齡組兒童的4-21倍;并且,兒童患上流感后,容易誘發多種嚴重并發癥,如肺炎、心肌炎、中耳炎、腦膜炎等,而且比較隱蔽,尤其是在嬰幼兒中不易察覺,治療不及時可能留下后遺癥。
但由于低齡孩子缺乏表達能力,即使患上流感也無法明確說出病征,只能哭鬧,如何判斷他們是否患上流感呢?
何麗雅表示,流感患兒的主要癥狀為發熱、咳嗽、流涕、鼻塞及咽痛、頭痛,少部分還會出現肌痛、嘔吐、腹瀉。其中,嬰幼兒流感的臨床癥狀往往不典型,可出現高熱驚厥;新生兒流感雖然少見,但容易合并肺炎,常有敗血癥表現,如嗜睡、拒奶、呼吸暫停等;在小兒方面,流感病毒引起的并發癥如喉炎、氣管炎、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肺炎及胃腸道癥狀等較成人也更為常見。她提醒,如果孩子有類似表現,家長就要提高警惕了。
應提前2至4周接種流感疫苗
要對付流感,找到合適的“武器”最重要。記者了解到,目前,國際醫學界公認的防范流感最有效的“武器”就是在流感季節來臨之前給孩子注射疫苗,特別是集體生活的幼兒園和學齡兒童(有禁忌癥者除外)。據悉,流感疫苗能使人體內的抗體平均增加4倍以上。
“最好是流感疫情爆發前2-4周接種,疫苗并非終身免疫,約能持續6至8個月。”徐翼說。
那么,哪些人適合接種疫苗呢?徐翼介紹, 6-59 月齡嬰幼兒、60歲以上人群,患有慢性肺病(包括哮喘)、心血管疾病、腎病、肝病、血液病或代謝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的成人和兒童,有免疫抑制狀況或長期患有神經系統疾病的成人和兒童以及經常和流感高危人群打交道的醫護人員等,均可考慮接種疫苗。
一般來說,6個月以上的寶寶都可接種流感疫苗了。其中,6個月至35月齡的寶寶可接種兒童劑型的疫苗,要分兩次完成,第一次注射1針,間隔一個月后再注射第2針,每次注射0.25毫升。3歲以上的兒童可直接接種成人劑型的疫苗,一次注射0.5毫升。
編輯:趙彥
關鍵詞:流感小高峰 學齡前兒童 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