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4歲娃離開iPad就哭鬧 專家:家長要樹立示范多陪伴

2018年03月14日 14:43 | 來源:武漢晚報
分享到: 

吃飯的時候要看動畫片,不看就不吃飯,甚至連上廁所的時候也要抱著手機。昨天,家住漢口的李女士發現4歲的寶寶已經迷上了電子產品,離開iPad、手機就哭鬧不止。她擔心孩子是否成了“網癮寶寶”。

記者調查發現,對許多寶寶來說,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公交車上、餐廳里,孩子們全神貫注低頭擺弄手機、平板電腦的場景早已司空見慣。

教育專家表示,用心陪伴才能幫孩子甩掉“屏幕依賴”。

低齡孩子“沉迷”電子產品

“我最喜歡看‘海底小縱隊’了,‘小豬佩奇’也很好看。”4歲的晨晨(化名)從幼兒園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機,往沙發上一靠,看上個把小時。晨晨的生活中,也越來越離不開電子產品。

晨晨媽說,為了外出方便,她幾乎在平板電腦上下載了孩子所有喜歡看的動畫片,不僅可以打發旅途上的無聊,與朋友吃飯時,孩子也可以在一旁“乖乖地”邊看動畫片邊吃飯。

記者在3個媽媽群里發起調查,在參與調查的210余名家長中,有135名家長表示,孩子因使用電子產品或看電視出現了近視、不愛交流、沉迷游戲等狀況。

這些家庭中,僅四成家長能把孩子每天使用手機、平板電腦、觀看電視的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多數家庭的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達到2-3小時,甚至有的家庭中這一時間超過4小時。

調查中還發現,這135個家庭中,其中80%的孩子年齡在3歲-8歲,沉迷電子產品的孩子呈現低齡化。

家長較少陪伴孩子,讓孩子養成依賴電子產品打發時間的習慣是主因。有的家長表示,給孩子買iPad是為了學習或開發智力,但其實孩子更多地用來玩游戲。

家住武昌的林先生說,他的孩子今年6歲,剛接觸iPad時,大部分時間都用在識字、聽故事、看動畫上,但后來電腦上的游戲越來越多,孩子對游戲的熟稔程度甚至超過了他,他不得不對孩子實行電腦“管制”。

秦女士表示,由于自己工作忙碌無暇陪伴5歲的孩子,而祖輩精力有限,孩子便習慣于玩平板電腦解悶。

開學后,兒童單日驗光量翻倍

記者從愛爾眼科醫院了解到,2017年愛爾眼科全國視光門診量近200萬人次,同比增長將近40%;配鏡量73.2萬副,其中18歲以下的達51萬副,同比增長高達51%。以漢口愛爾眼科醫院為例,平時單日驗光量約180人,開學后,單日驗光量平均在300人-400人,翻了倍,其中不乏寒假過后視力從1.0直線下降到0.2-0.3的小患者。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是導致兒童視力出現問題的罪魁禍首之一。

8歲男童鵬鵬近視度數已漲到400度,半年內漲了100度。鵬鵬媽媽無奈地表示,整個寒假,兒子手機就不離手,不是看電視就是打游戲。

漢口愛爾眼科醫院小兒斜弱視專科主任謝小華表示,電腦顯示器、手機、平板電腦等基于LED技術的數碼產品顯示屏發出的高能藍光,對眼睛的危害較大,兒童及青少年正處于視覺系統發育的敏感期,相較成人更容易受到傷害。

謝小華建議,0-2歲的兒童不宜使用電子數碼產品;2-6歲以內的幼兒每次使用時間不應超過20分鐘,一天累計以不超過1小時為宜。

謝小華認為,家長更應注意保證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研究表明,每天2小時、每周10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可以讓青少年的近視發生率降低10%以上。如果發現孩子出現視力模糊、看不清黑板等現象時,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眼科就診。

不看iPad就哭鬧

寶媽擔心孩子患網癮

家住漢口的李女士向武漢晚報求助:4歲的兒子奇奇(化名)不玩iPad就哭鬧不止,她該怎樣才能幫助孩子戒掉iPad呢?

李女士說,近日,她發現奇奇有一個壞毛病:“抱著”iPad吃飯。“奇奇特別聰明,兩歲時就會解鎖我的手機。”李女士說,去年買了iPad后,孩子的興趣就全部轉移到了iPad上了,看動畫片,玩游戲。他學不會穿衣服,卻對iPad上的應用程序得心應手。如今奇奇已經習慣,爺爺奶奶支起iPad、選好動畫片,他再吃飯。李女士沒收了iPad,奇奇又哭又鬧,見不管用就開始“絕食”。奶奶心疼孫子,偷偷拿出iPad哄孩子吃飯。李女士無奈地說,如今這場家庭戰爭以奇奇的勝利告一段落。

李女士反思,她和丈夫都在光谷上班,平時工作忙,奇奇主要交由爺爺奶奶照顧。有時老人為了省力,只要孩子哭鬧,就拿出iPad給孩子,這才導致了奇奇越來越離不開iPad。

奇奇或患“電子產品依賴癥”

武漢榮格心理咨詢中心首席心理咨詢師黃進軍表示,當今電子產品發展迅猛,奇奇的經歷并非個案。黃進軍表示,奇奇的行為實際上是“電子產品依賴癥”。

黃進軍解釋,孩子從出生到8歲的階段,大腦還沒有達到成人重量,長時間看電視或使用電子產品,容易形成一種固定神經腦回路,有損兒童獨創性的發展。他指出,孩子只會對電子畫面產生興趣,導致興奮點單一,情感依賴單一。迷戀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后,孩子沉浸于網絡虛擬世界而回不到現實生活中,導致現實人際交往淡化,社交、語言表達能力退化。因此,電子產品不僅僅對孩子的視力造成影響,更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

家長樹立示范,多陪伴孩子

常青陽光幼兒園保教主任張雅潔認為,孩子出現沉迷電子產品的問題時,家長不要首先想到怎樣讓孩子戒掉這個毛病,而是應該想一想孩子為何會養成毛病。家長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有沒有喜歡玩手機的習慣,自己以前是不是為了省事兒,就丟給孩子一個手機或者iPad,那孩子就會認為這樣的行為是經過爸爸媽媽允許的,而不會認為這個行為有錯。當孩子沉迷其中,家長才意識到問題時,孩子已經形成習慣。

想要孩子擺脫“屏幕依賴”,張雅潔建議,家長應該從自身開始改變,同時采取“脫敏療法”,比如一點點逐步減少孩子使用iPad的時間,一步步緩解其依賴癥狀。比如每天抽出時間陪陪孩子,聊聊天,多陪伴孩子去親近大自然等等。“你想要孩子多讀書,家長也應該靜下心來陪孩子一起讀讀書。”張雅潔說道,家長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自己應該起示范作用。

張雅潔認為,電子產品使用宜疏不宜堵,因為目前我們就處在電子化浪潮中,在這個智能化社會,完全“戒電”很可能會為孩子的人際交往帶來影響。在日常生活中,她會引導孩子認識到電子產品的科技性,讓孩子對智能產品能夠有效地為我們生活服務感興趣,并啟發孩子,“如果你也想發明這樣的東西,就更應該好好學習”。

張雅潔表示,任何一種產品都會有利有弊,家長引導很關鍵,如何充分發揮優勢,把劣勢降到最低點,這才是家長最需要考慮的問題。

記者謝冰林

編輯:趙彥

關鍵詞:低齡孩子 沉迷電子產品 網癮寶寶 陪伴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三级中文亚洲精品字幕 | 婷婷在线免费视频 | 日韩精品中文在线一区二区有码动漫 | 永久A电影三级在线观看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电影99 | 亚洲аv电影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