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讀原創 讀原創
鄧健委員:開展國家級百萬畝鹽堿地治理利用試點示范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4日電(記者 高峰 王卓) “白城市位于吉林西部,地處世界三大蘇打鹽堿土集中分布區之一的東北松嫩平原鹽堿土區,鹽堿地面積達585萬畝,以中重度鹽堿地為主,占全市國土面積的15%。”鹽堿地治理一直是全國政協委員鄧健關心的問題。兩會上,她建議,把白城作為國家級百萬畝鹽堿地治理利用試點示范,給予特殊政策和資金補助支持。
網絡圖
鄧建介紹說,白城市計劃利用5年時間,采用政府引導、社會資本主導、基金參與合作經營的運作模式,投資78億元,完成100萬畝集中連片鹽堿地綜合治理和開發。在治理上,采取物理(實施水利工程等)、生物(種植生態能源草等耐鹽堿植物)、化學(脫硫石膏治堿等)綜合措施;在開發上,建設現代種植示范區、現代牧業示范區、優質農產品精深加工示范區、生態農業物流園示范區、生態低碳城鎮示范區,構建集種植、養殖、加工、倉儲、物流、銷售為一體的多產融合的現代農業體系,為全國鹽堿地治理利用提供有效的可復制模式。
“鹽堿地綜合治理和開發是加強生態修復的需要,是推進脫貧攻堅的需要,保障糧食安全的需要,加快東北振興的需要。”鄧建提出四個理由,一是白城是吉林西部重要生態屏障,實施工程可修復草原、濕地、林地等生態型用地25萬畝,鹽堿地試驗基地5萬畝,增強維護東北、華北生態安全的能力。二是白城是大興安嶺南麓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0.1萬人。探索建立政府、社會、農戶共同參與、共同受益的鹽堿地綜合開發機制,能夠帶動項目區及周邊農戶脫貧致富。三是白城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開發鹽堿地資源、擴大耕地面積具有巨大潛力。工程對照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可新增優質耕地70萬畝。四是白城是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重點規劃城市,發揮鹽堿地天然無污染的優勢,開發綠色有機食品,推進三產融合發展、全產業鏈運營,可打造東北振興新增長點。
“白城市鹽堿地改造既有迫切性又有代表性,已被列入《東北振興“十三五”規劃》。”為此,鄧健建議,把白城作為國家級百萬畝鹽堿地治理利用試點示范,給予特殊政策和資金補助支持;整合全國鹽堿地治理技術,為白城鹽堿地治理示范工程提供技術支撐。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鹽堿地 萬畝 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