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AI醫生在家就能看病 沒帶錢帶證?刷臉也成
省二醫有機器人導診分診,在患者需要導航時會彈出立體地圖,顯示就診路線 羊城晚報記者 周巍 攝
羊城晚報記者 豐西西
通訊員 薛冰妮 朱璐詩 高龍
患者省去了各種排隊時間,醫生有了更高效的AI醫生助手,更重要的是,患者刷臉就能就醫……這些便利,都在廣東變成了現實。
4月2日,全國首家智慧醫院正式“上線”。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在問診分診、支付、影像診斷、智能物流等10項領域應用人工智能。
過程
患者還沒走出家門 智能醫生完成初篩
智慧醫院怎么看病呢?看病過程從家里就開始了。據介紹,患者打開微信,進入“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點擊“智能醫生”按鈕,把“癥狀”輸入,經過3分鐘的智能“問診”,AI醫生就能免費給出就醫建議。隨后再用微信掛號、微信支付很快就能完成預約掛號和支付。
特別提醒的是,這一環節主要起到的是初篩和分診作用,最終診斷需要到正規醫院由醫生確診。
患者到醫院就診時,也將獲得人工智能的輔助。
在患者進入診室前,醫生點擊電腦上的智能診斷按鍵,就能查看患者此前在手機上跟AI醫生智能問診過程,對其基本情況有所了解。再經過面對面問診,明確診斷,醫生會再點擊智能診斷,系統會根據深度學習診斷模型以及權威疾病診療指南等給予處方、用藥指引等,方便快捷。、
療效
看診時間節省過半
準確堪比主治醫師
據介紹,AI醫生分診為醫生提供了患者診前數據,并通過AI模型,預先判斷疾病的幾種可能性、檢查及用藥建議,有效提高醫生工作效率及準確率。以前看一個病人第一步要問診5—10分鐘,現在有了AI醫生的判斷,減去醫生對患者相關問診環節,醫生直接為患者進行相關身體檢查及化驗影像檢查,看診時間節省了最少一半。
那么,準確度又如何呢?該院副院長李觀明介紹,目前人工智能醫生已經覆蓋了200多種常見病,囊括了普通社區醫院日常診斷的90%的病種,達到中級以上醫師(相當于臨床主治醫師)專業水平。
便捷
沒帶錢證可先看病
刷臉建檔享受便利
患者繳費可以掃碼付、支付寶、微信等多種途徑不用排隊。萬一沒帶現金,微信、支付寶都沒錢,患者還可以實現信用支付,點擊支付寶,開通信用就醫,用螞蟻花唄先看病后付費。住院患者在省二醫也享受了便利,廣州醫保住院病人可免交押金直接入住。這也意味著,門診住院患者都可先看病后繳費。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智慧醫院真正實現了“刷臉”建檔。通過該院微信公眾號刷臉驗證身份,只要眨眨眼睛、張張嘴,3-5秒與公安系統的數據對接驗證成功就建好檔。該院院長田軍章表示,刷臉支付即將上線,未來市民就不用擔心看病忘帶身份證、就診卡、信用卡以及現金了。
此外,智慧醫院的影像科醫生還有了AI助手可以一起看片子,AI系統可以發現小于10mm以下的小結節,能輔助醫生找到肉眼容易忽略的小結節。
未來
廣東力爭盡快出臺
智慧醫院建設標準
田軍章介紹,省二醫已將人工智能全面應用到醫療服務中,正式上線了10項“人工智能+醫療”新功能,分別是:智能支付、智能問診、“刷臉”就醫、智能物流、智能倉儲、智能配送、智能應急指揮、智能影像診斷、人工智能醫生及智能機器人等。
記者了解到,目前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已委托省二醫起草廣東省智慧醫院建設標準。李觀明透露,建設標準正在起草很快出爐,將為廣東省各大醫院創建智慧醫院提供系統的指南,推動人工智能深入應用,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編輯:趙彥
關鍵詞:AI醫生 在家看病 刷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