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博鰲時間>熱點觀察 熱點觀察
暗淡還是光明?全球財經高官解析亞洲經濟未來
中新社博鰲4月9日電 (記者 陳溯)與往年一樣,在博鰲這個中國海南的小鎮里,來自全球的財經高官探討的最重要議題之一就是亞洲經濟的未來。
幾十年來,亞洲經濟快速發展,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雖然近年來,亞洲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增速有所下降,讓外界質疑亞洲經濟的“黃金期”已經過去。但與這一觀點相反,參與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的多位代表認為,未來亞洲經濟仍有很大發展潛力。
“我對亞洲的未來非常樂觀,今后20年,甚至于到本世紀中葉,亞洲仍然是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戴相龍表示,亞洲重要的機遇有:中國發展強勁,印度發展速度更快,此外,中、日、韓合作會加強,“一帶一路”的發展也會給亞洲帶來新的機遇。
印度工商聯合會秘書長Sanjaya Baru表示,盡管當前亞洲經濟面臨一些風險,比如美國的貿易動態、地緣政治等問題,但整體來看,亞洲經濟依然在崛起的過程中,是世界經濟的增長引擎。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指出,東盟十國加上中日韓三國2017年經濟增長5.5%,比全球經濟增速高2個百分點,預計今年仍將保持這一增長勢頭。
中國是亞洲最大的經濟體,中國經濟好壞很大程度上影響整個亞洲。戴相龍表示,盡管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速下滑,但這不是經濟衰退,也不是經濟周期的表現,而是中國主動調整經濟發展戰略的結果,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更加注重質量,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預計今后10年中國經濟增速會在6%左右,至少是5%以上。
“判斷亞洲經濟未來,要多看一些因素,而不僅局限于一些國家的問題,或者是中美貿易上的問題。”張宇燕提醒,判斷亞洲經濟的中短期發展,還需關注美國、歐洲的貨幣政策,關注地緣政治、自然災害等因素。“從整體上看,亞洲經濟持續發展的判斷是正確的。”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