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新經濟新前景:泛娛樂時代到來?
新經濟新前景:泛娛樂時代到來?
今年以來,直播答題、《戀與制作人》、《旅行青蛙》等等,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全民娛樂浪潮。大量的熱錢不斷涌入泛娛樂產業。
從2011年的嶄露頭角,到2013年的遍地開花,再到2015年的如火如荼……泛娛樂產業已經成為我國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拉動力量,并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日前發布的《2018中國泛娛樂產業白皮書》顯示,2016年泛娛樂核心產業總值約為4155億,2017年泛娛樂核心產業總值約為5484億元,同比增長32%,預計占數字經濟的比重超過1/5,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柱和新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在互聯網普及和IP版權意識不斷提高的助推下,在金融資本刺激和用戶旺盛的精神娛樂消費升級需求的推動下,2018年中國泛娛樂行業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成為互聯網產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業界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過去的20年屬于互聯網時代,那么,下一個20年屬于泛娛樂時代嗎?
虛擬化浪潮勢不可擋
泛娛樂產業的本質是網絡游戲、網絡影視、網絡動漫、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等多元文化娛樂業態的廣泛互聯與深度融合,基于“互聯網+”的模式和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多種業務之間的自有連接,共融共生,形成網狀價值鏈生態圈。
泛娛樂的概念最早由騰訊公司于2011年提出,2012年騰訊公司推出泛娛樂戰略。隨著泛娛樂理念的逐步推廣,涌現了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網易、三七互娛、完美世界、昆侖萬維、華誼兄弟、奧飛娛樂、小米科技等一大批泛娛樂布局典型企業。
中國數字音樂開放的版權轉授模式步入正軌,穩固了行業正版化進程,也讓音樂產業朝著更為多元化、互動性、高體驗的趨勢邁進。2017年,國產動畫作品數量增多,滲透率提高,據估計覆蓋了將近1.4億的用戶群體。在泛娛樂大趨勢下,動畫成為各企業重點布局的一環,不同類型的企業通過出品的方式進軍動畫領域,一方面極大地解決了動畫投入成本高的問題,另一方面推進了企業的泛娛樂布局。動漫視頻平臺崛起,獲得強大資本后盾。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新技術與泛娛樂垂直領域深度結合,迸發出產業發展新火花。
白皮書顯示,新技術在網絡游戲領域的應用廣泛落地。一方面,H5游戲商業模式日漸清晰并迎來大發展的時代。2017年,我國H5游戲市場規模增長超過60億元,游戲用戶增長超過3.5億。另一方面,我國VR游戲技術進一步成熟,2017年我國VR游戲用戶數量約0.4億,同比增長一倍,約占游戲用戶規模的10%;VR游戲銷售收入約4.0億,同比增長28.2%,熱門VR游戲超過800款。再就是2017年我國自研網絡游戲海外營業收入約為76.1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10%。
百度視頻投資部副總裁尹菡指出了泛娛樂行業的幾大新機會:以95后和00后為代表的新人群,以三四線城市和出海為代表的新市場,以及泛娛樂領域的重構。
如今,大眾對泛娛樂一詞已不再陌生,泛娛樂產業早已不僅僅是傳統文化與娛樂產業的融合,泛娛樂產業正在朝著消費方向全面展開,涵蓋了可消費的體育、智能、商業等多種產業內容。截至今天,國內智能手機數量超過13億臺,每天產生的數據量就超過350EB,全球的數字化正在提速,虛擬化的浪潮將勢不可擋。
“IP+產業”成為產業升級新風口
4月3日,深圳點貓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聯手《荒島歷險記》,打造泛娛樂教育IP。2017年,泛娛樂行業國產精品IP頻出,優質內容不斷提升用戶黏性和付費意愿,并通過聯動銷售、衍生品等方式帶動實物商品的銷售,實現高質量IP和精品內容持續提升泛娛樂用戶付費意愿,帶動信息消費和實體消費實現“雙升級”。
分享時代是一家專門運營明星虛擬形象IP的泛娛樂公司,其董事長王鑫表示,真人明星IP擁有天然的流量優勢,節省了一大筆積蓄原始粉絲所花費的時間與資金,形象一經推出,即成為自帶粉絲群體,自帶傳播途徑的超級IP。
目前,我國正迎來新一輪消費升級的浪潮,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從傳統的生存型物質性消費逐步轉向發展型、服務型等新型消費。品質革命漸次展開,“幸福產業”快速發展,娛樂、通信、教育、醫療保健、旅游等領域的消費出現爆發式增長,從品質和數量兩方面對供給側形成牽引,從而充分發揮出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基礎性作用和促進產業轉型的關鍵作用。因此,泛娛樂產業的發展將極大地帶動信息消費,刺激消費升級。
白皮書認為,IP在泛娛樂產業融合過程中扮演了“橋梁”和“中樞”的重要角色,在接下來泛娛樂產業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信息消費與實體消費同步升級的大潮中,IP將進一步成為產業融合的“酵母”,與農業、制造業、服務業進一步結合,形成“IP+產業”的新模式,成為產業品牌升級、文化升級的新風口。“IP+產業”將推動創新型經濟發展,催生新興業態,加快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推動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泛娛樂時代”將不可逆轉地到來
白皮書顯示,新技術不僅催生泛娛樂商業新場景、新機遇和新空間,還打通泛娛樂產業供給側和需求側,賦能行業新發展。借助人工智能,百度可以實現對受眾多維度的、精確的洞察與分析,包括對視頻、圖片、語音各方面的認識。通過百度的知識圖譜,將IP內容資源、產品形態、明星演員等進行全方位梳理,形成超級IP知識體系,并與用戶的需求圖譜相結合,幫助內容生產方更懂用戶群體,更好地把握他們對內容以及更多其他維度的需求意圖或消費趨勢。
在《“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設有專章對數字創意產業發展進行部署,標志著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進一步提高。2017年文化部發布的《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數字文化產業”概念的政策文件,對于泛娛樂產業發展意義重大,拓寬了泛娛樂的發展領域,有利于推動泛娛樂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為培育數字經濟產業,迎接“泛娛樂時代”的全面開啟,業界專家建議,將具有較強技術研發能力的泛娛樂企業逐步納入高新技術企業,享受所得稅減免等支持性政策;允許培育創造優質IP、多業態融合發展的泛娛樂企業,享受類似動漫產業的財政支持政策和稅收優惠政策;進一步優化和改善創新人才發展生態環境,對泛娛樂領軍人才在中心城市落戶、子女入學等方面提供支持性條件。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于佳寧表示,當前,隨著“互聯網+”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逐步落實,“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快速發展,線上線下加快融合,為行業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對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動力量。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朝陽產業當中,一方面需要企業精益求精,追求品質,不斷創新;一方面也需要政府開放政策,提供成長空間,才能讓中國的泛娛樂產業健康發展。(本報記者 李國 實習生 孫雅純)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娛樂 產業 消費 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