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確立現代社會道德基準

2018年04月13日 09:31 | 作者:焦國成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人是一種社會存在物。人與人之間要交往和相處,必須建立各種規則體系。倫理和道德就是人類為了和諧共處、各得其所而建立的最一般的規則體系。從人與人交往關系的視角看,它被稱為倫理規則;從主體的視角看,它被稱為道德規則。在道德規則體系中,有一種最基本、最起碼的標準,它凝聚和體現著社會共同體成員的道德共識,這就是道德基準。

道德基準是檢驗其他道德規則是否值得設立、設立得是否合理的基本參照。一個人認同社會共同體普遍信奉的道德基準,并習慣于遵守和踐行這個道德基準,他就具備了在這個社會共同體中生活的基本德行。道德基準至少應符合三個條件:一是與其所處時代的社會生活、社會關系的基本結構和基本生活方式相適應,能反映所處時代社會道德生活的必然性。二是為社會共同體成員所認同,可以成為全社會的基本道德共識,并且簡單、易知、易行,可以為每一個社會共同體成員所踐行。三是可以作為基本參照,用來審視和規定其他道德規則或標準,用來評判和確認一個人的基本德行。

社會發展階段不同,相應的道德基準也會有所不同。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具有完全不同的特點:首先,工業化大生產、市場經濟以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得傳統的相對封閉、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方式成為歷史記憶。人們的生產生活資料主要不是從家庭獲得,而是從市場上獲得,從而導致自然經濟條件下的家長主導制瓦解。人們主要不是為了自己使用而生產勞動,而是為了交換或交易而生產勞動。其次,個人脫離家庭作為獨立個體走向社會,并取代家庭成為最基本的社會細胞。人與人的橫向關系成為現代社會關系的主導,以父子縱向關系為主導的傳統社會關系被取代。獨立的個人承擔社會所賦予的角色和責任,以此獲得屬于自己的地位和權益。再次,國家不再像傳統社會那樣由家或家族組成,而是由公民組成,由公民參與的大大小小的各種共同體組成。人們需要處理的社會關系比傳統社會要豐富得多,個人以獨立的身份與其他個人發生關系,與自己所在的多種社會共同體(包括現實的和虛擬的)發生關系,與國家發生關系。

在我國古代社會,封閉的自給自足的農耕自然經濟是人們的基本生產和生活方式,家庭是最基本的社會細胞,縱向的父子關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關系,從生到死生活在一起的熟人圈子是人們交往的基本范圍,宗法等級制度下的風俗習慣制約著人們的絕大部分行為。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孝”被確立為社會的道德基準。我們的先人把這一道德基準貫徹到道德規范體系、法律規范體系以及官吏的任免之中,這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鮮明特色。近代以來,我國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實行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中國從傳統農耕社會快速發展成為現代社會,社會的基本結構、生產和生活方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在這種情況下,社會道德基準也必然相應地發生變化。

確立現代社會的道德基準,對于推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提高社會道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當代中國全體公民的社會價值共識。比如,著眼于公民個人層面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體現我國公民的基本價值追求和道德準則要求,彰顯個人的價值主體地位,回答了人們處理與他人、社會共同體和國家之間的關系應秉持什么樣的道德標準、價值取向,是現代社會人們應當遵循的道德基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確立的道德基準,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公民道德的新發展。當前,我們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蘊含的道德基準融入現實社會生活,讓現代社會的道德基準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強大行為規范力。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道德 基準 現代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淑妇性爱视频 | 亚洲资源网在线 | 日本乱人伧片中文二区 | 亚洲人成网站观在线 | 午夜福利三级视频 | 欧美亚洲中文精品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