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師生論文指導須建立正確關系式
學位論文是學生學位獲取的重要環節,學位論文往往成為影響高校畢業生命運的關鍵因素。從近些年的相關新聞報道來看,在指導論文的過程中,師生間產生的不規范行為,有的引發了學生抑郁,有的導致了抄襲丑聞。筆者以為,在論文指導過程中,師生之間需要建立正確的關系式。
導師對學生學位論文的指導,容易出現兩種錯誤傾向。一是指導不足。學生由于學識有限、學術經歷限制以及對學術規范的陌生,需要作為“過來人”的導師予以指導。學位論文的選題價值不高、規范性欠缺、文獻綜述質量較低、同題現象甚至抄襲,往往源于導師指導和把關缺乏。二是指導過度。為了論文指導的優秀率和通過率,對缺乏學術能力或為考研而沒有時間寫作的學生,老師往往從選題、框架、觀點、詞句、格式等,全程修改完善甚至親自查找資料、直接撰寫,越俎代庖,甚至傳授技巧和經驗——如何規避學術“查重”、如何博取同情得以通過等。
導致指導失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學生而言,高校就業、推優、保研往往以學業成績為主,與學位論文關系不大。在學位論文整體不受重視、就業和考研等重要性遠超學位論文的格局下,花費大量時間去完成一篇具有較高質量的學位論文而錯失其他機遇,容易得不償失。“不求優秀、只求通過”的心理暗示,導致學生普遍對研究對象淺嘗輒止,草率對待論文。就導師而言,除博士論文外,碩士和本科論文的指導主體是副教授和畢業不久的博士。出于種種原因,一些老師在論文指導上難以做到心到力到。面對不同基礎和水平的學生,在指導精力和時間上難以一視同仁,容易出現指導失度。
論文指導必須有一個限度的考量。論文指導應該來源于師生對學術的共同尊崇和敬畏,自覺達到對學術及其能力的傳承和接續。論文指導不必成為師生之間情如父子(母女)的親密關系,更不能成為道德淪喪的不正常兩性關系。不能讓學生淪為導師的學術“打工仔”,更不能成為導師隨意差遣的生活“奴仆”。
學位論文如何“適度”指導,關鍵在于把握好兩個方面。從學位論文的設置目標來看,需要利用好學位論文的撰寫,強化多種價值的實現。學位論文的學術價值和參考價值是論文本身所決定的;學位論文的訓練價值、選拔價值和激勵價值是通過論文撰寫過程本身所體現的。前者一般強調較多,但沒有取得好的效果; 后者往往被忽視,需要加強。
從學位論文的指導結果來講,需要確保導師指導的度與學生學位論文完成的獨立性。學位論文從其提綱、思路、觀點到最后定稿以及答辯等環節,肯定凝聚了導師大量的心血。但是,不管導師付出多少勞動,他在整個學位論文的完成過程中的作用只是輔助性的。
另外,加強第三方對指導行為和指導關系的監督管理,通過制度建設予以約束,是非常必要的。如遴選的指導老師必須常年堅持科研和熟悉學術前沿;合理安排導師的論文指導數量;強化痕跡管理,對指導進程可以核查;參照學生原創承諾書形式,增加指導老師承諾書;在計取指導報酬時參照指導質量打破平均化等。總之,只要指導思想是端正的,指導方法是科學的,指導行為是有效的,指導過程是融洽的,指導風氣是清廉的,這種論文指導關系就是成功的指導關系。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指導 論文 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