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專家:膽囊癌占膽道系統腫瘤超六成 發病率逐年上升
中新網廣州4月21日電 (蔡敏婕 劉文琴)在癌癥中,膽囊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過程隱匿,且侵襲力強,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5%。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膽胰外科副主任醫師唐啟彬21日稱,膽囊癌占了膽道系統腫瘤的2/3,發病率正逐年上升。約85%的膽囊癌患者合并膽囊結石,膽囊結石患者患膽囊癌的風險是無膽囊結石人群的13.7倍。
62歲的王先生,早在十年前就出現反復上腹隱痛不適,一直都當作胃病來醫治,服用多少胃藥都不管用。期間,醫生曾多次建議王先生選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以摘除病變膽囊。但是王先生認為,這不過是一個無關大礙的老毛病。
去年10月份,王先生的腹疼癥狀加重,同時出現醬油色小便,來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膽胰外科門診就診。經過系統的影像學和實驗室檢查,醫生發現王先生膽囊長出一個腫瘤,并侵犯相鄰的肝臟和膽總管,考慮為膽囊癌肝轉移并梗阻性黃疸。在醫生的建議下,王先生病變的膽囊及相鄰的右半肝被切除。目前,手術恢復后的王先生剛剛結束了6個療程的輔助化療。
本來是一個小手術,最終變成了住院費用翻四倍、術后要化療、預后不確定的大手術。唐啟彬稱,除了因行膽囊切除時偶爾發現的“意外膽囊癌”患者外,膽囊癌的5年生存率不到5%。據介紹,目前,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成為了膽囊切除的標準化手術。創傷小,只需要在腹壁上開3個0.5—1.0cm的小孔;恢復快,術后當天就可以進食,而且費用低,一般整體住院費用在1萬元左右。
對于很多人擔心的膽囊切除后會導致消化功能的問題,唐啟彬表示,一方面,很多膽囊結石會合并慢性膽囊炎,這類的膽囊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已經基本喪失,切除膽囊后對生理功能的影響很小;另一方面,膽囊切除后,部分患者的膽總管會出現代償性擴張,在某種程度上會彌補膽囊的功能。實際上,在臨床觀察中發現,膽囊切除術后真正出現嚴重消化不良的病例數非常少,反而很多患者反映切除膽囊后胃口變好了。(完)
編輯:趙彥
關鍵詞:膽囊癌 系統腫瘤 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