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 協商
湖北省宜昌市政協文史資料數據庫上線
4月24日,“宜昌政協文史資料數據庫”建設項目在完成數據加工、平臺功能開發、數據庫調試后,上線運行。
資料圖 圖為航拍世界第一大水電工程——三峽大壩 新華網 歐陽小潔 攝
文史資料工作是政協的一項重要特色工作和經常性工作。新一屆市政協主要領導高度重視文史資料工作,多次就改進和加強政協文史資料工作進行研究指導,提出突出"三親"特點做好文史資料工作、加強近現代文史資料收集整理、運用信息化手段推廣利用等要求。市政協文史資料委把文史資料利用作為一項重點工作,通過近一年時間把1982年至2017年編輯的43輯53本1500余萬字文史資料數字化,將沉睡的文史資料激活,實現從單一的內部查閱、檔案留存轉向社會高效利用,最大化提升了文史資料價值。宜昌政協文史資料數據庫也成為成為全省首個政協文史資料數據庫。
“宜昌政協文史資料數據庫”數據資源包括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人物、文學、藝術、綜合八大類別,涉及宜昌抗戰、老工業、三線建設、摩崖石刻、援藏工作等,以“三親”筆觸,真實記錄了從民國至改革開放新時代,宜昌重大歷史事件和發展變化,是一張張介紹、宣傳宜昌的亮麗名片,具有珍貴的文史、藝術價值。數據庫平臺提供書籍列表圖文顯示、在線原版閱讀、全文檢索及分面檢索等核心功能。用戶可通過瀏覽器打開“政協宜昌市委員會”官網首頁點擊文史資料數據庫圖片鏈接即可訪問。
數據庫上線運行將改變過去只管征集、不管需要,只管出版、不管利用,只管留存、不管傳播的做法,是“互聯網+文史資料”的歷史數據呈現新形態,喚醒了“故紙堆”中的重要文史資料,實現了文史資料的信息化智能化。數據庫的建立,一是可以盤活存量,實現市政協文史資料社會高效利用,必將助推宜昌文化強市戰略實施,更加充分發揮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作用。二是可以做大增量,展示和交流文史資料,將進一步激發市政協委員撰寫“三親”史料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市政協“智庫”作用。
據悉,宜昌市政協文史資料數據庫將進一步充實數據資源,實現全市各縣、市、區政協文史資料全入庫,最終實現全市文史資料數據資源的充分整合和資源共享。(通訊員 趙愛萍、陳華洲)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文史資料 數據庫 宜昌市 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