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很黨派 很黨派

民進中央:讓"大喇叭+鄉村文化"這對組合“來來電”

借用大喇叭和廣播平臺傳播村民樂于接受的文化產品,培育傳頌鄉村正能量

2018年04月27日 09:11 | 作者:王泳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民進中央“鄉村教育文化發展中的治理問題”調研報道
大喇叭,新功能
記者 王泳

“倡導文明之風,內容和手段都要接地氣。”4月24日下午,在湖南省衡陽縣西渡鎮梅花村文化室召開的座談會上,民進中央文化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湖南衛視節目監制汪涵打斷正在介紹情況的地方政府代表,提出要充分利用廣播平臺和送文化下鄉等多種形式,向村民傳遞黨中央治國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推進文化和文明鄉風建設,力求用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讓村民喜歡聽、聽得明、用得上。

這是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劉新成率民進中央調研組,在湖南就“鄉村教育文化發展中的治理問題”開展專題調研的一個片段。此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蔡達峰率民進中央調研組,已經針對“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完善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開展過重點調研。

座談會上,衡陽縣演陂鎮黨委書記王純霖介紹說,演陂鎮號召所有村都設立了紅白理事會,有力促進了村風民風的轉變。演陂鎮政府充分聽取村民意見,制定了村規民約,建立臺賬登記存檔備案,并通過廣播對村民們進行宣傳,不定期宣傳移風易俗內容,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道德文化等繪上村屯圍墻,著力打造一批圖文并茂、活靈活現的“文化墻”,讓文明村風“活”起來。

“過去,辦一場喪事酒席大約花費15萬元,而節儉之風形成后,現在只需花費5萬元。”王春霖向調研組介紹,移風易俗的推廣大大帶動了當地節儉之風,其中廣播站的7個大喇叭功不可沒。

聽到此,汪涵插話說,移風易俗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新風正氣的群眾性實踐活動,也是建設美麗鄉村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提出,應該借用大喇叭和廣播平臺背后的主持人、播音員資源,傳播村民樂于接受的文化產品,培育傳頌鄉村正能量。

“要充分利用起廣播平臺,每天播報熱點新聞和實時政策,充實當地村民的文化生活。”汪涵說,通過村村通廣播,村民茶余飯后也能夠相互交流一些知識,在生活和文化質量上得到很大提升。據他介紹,在他的倡議下,湖南省廣播電視學會播音學委員會已經組織播音員、主持人在一些縣市嘗試推廣新聞播報。“傳播新聞以及鄉里鄉間的積極向上的新鮮事兒。既能豐富村民文化生活,又能促進村民的關系和諧”。

“既要‘送’文化,也要鼓勵村民‘種’文化。”民進中央文化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院長雷鳴強表示,多種平臺豐富農村文化內容和形式,政府只能起到幫帶作用,關鍵還需要村民激發創造性,形成積極向上的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

調研組認為,要進一步豐富農村文化內容和形式,充分利用廣播受眾覆蓋面廣的特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文化精髓進行有效的穿插與整合,實現寓教于樂,破解農村群眾文化娛樂難問題,推進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促進農村社會更加文明、和諧。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文化 民進中央 村民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 | 亚洲欧美无线码中文字母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 一区二区無碼在線觀看 | 日本一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 | 婷婷久久狠狠五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