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核心技術是強國之匙
4月26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烽火科技集團視察時強調,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國之重器必須立足于自己。科技攻關要摒棄幻想靠自己。
中國的發展進入“新時代”,從大到強、從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發展的方向和特征。核心技術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涵,是強國的必由之路。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發展變化是翻天覆地的,我們每個人都是見證者、建設者,也分享著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三峽大壩建成后,長江中下游地區基本擺脫了特大洪澇災害泛濫肆虐的威脅;高鐵帶來的便捷和舒適,過去做夢也想不到。偉大成就、巨大變化背后的主要推力,是大國重器,核心技術。
4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三峽大壩,他對工程技術人員說,國家取得這么偉大的成績,這也是你們作出的貢獻。為你們感到驕傲,為我們國家有這樣的能力感到自豪。
盡管科技實力取得了長足發展,但實事求是地說,與發達國家相比,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某些方面,還落后于人,受制于人。最近,美國制裁“中興”,讓“中興”陷入了困境。這個事例,從反面再次警醒我們:核心技術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我們的發展,就是無源之水、無木之本。這不是一個戰術的問題,而是一個戰略的問題;也不是一個企業的問題,而是事關國家前途與命運的大問題。
有差距沒有關系。差距讓人無法“飄飄然”,可以生產危機感、壓力感和緊迫感,從而轉化為奮斗的動力。
無視差距才是可怕的。那種指望通過砸錢、耍小聰明就能把核心技術“拿來”的想法,是天真幼稚的,是“昏昏然”的表現;只想短、平、快,坐不住冷板凳、耐不住寂寞,容不得失敗,這樣的氛圍中,是產生不了核心技術的。
增強核心技術的自主能力,需要制度層面的支撐。我們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有過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創造“兩彈一星”的奇跡,今天,我們更有條件和信心,掌握和擁有更多的核心技術。
增強核心技術的自主能力,需要政策層面的突破。對技術創新的企業,應該予以最大力度的稅收減免等優惠;對科研人員的創新成果,可予以諸如按產出比例分成、入股之類的激勵。讓創新者有更多的“獲得感”,就會激勵的更多的人去研發創新。
增強核心技術的自主能力,還應該加大對基礎科學研究的支持。基礎研究默默無聞,長年坐著冷板凳,還常常要面對曲折和失敗,又不能馬上產生效益和成果。但是,沒有扎實的基礎科學研究,是很難增強核心技術自主能力的。
增強核心技術的自主能力,企業是主體。一個有戰略眼光的企業家,必然會重視核心技術的投入和研發,因為,他們懂得,只有核心技術才是企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核心技術 強國 匙 發展 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