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泰山區財政三措并舉助力非公經濟發展
大眾網泰安4月27日訊(記者王蓬波通訊員李哲)近年來,泰山區財政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采取三大舉措,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目前,非公有制經濟已成為全區經濟發展的骨干力量,涌現出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非公企業。
2015年4月,成立泰山區財稅服務中心,設置37個服務窗口,服務人員70余名,開啟了“政府主導、深度融合、信息共享、多方共贏”的財稅征管新模式。財稅中心的成立,將財政、國稅、地稅業務高度融合,大大提高了服務質量,切實減少了時間成本,有效解決了納稅人“多頭跑、多頭找”的問題,營造了高效高質服務納稅人,特別是非公企業納稅人的良好環境和氛圍。另外,今年又將股權持證等變更業務轉入財稅大廳,進一步方便了企業辦理各項業務,不斷優化企業辦稅機制。
不斷加大財政投入,2017年共審核撥付各類扶持資金1.1億元,有效支持了非公企業做大做強。科學運作產業基金,2017年為區內“三強”企業岱銀集團提供基金支持2億元。大力支持股改掛牌,2017年完成規范化公司制改制企業18家,對完成股改掛牌的8家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330萬元。著力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將創業擔保貸款基金增加至2000萬元,扶持自主創業人員84名,發放貸款840萬元,扶持勞動密集型小企業5家,貼息資金190萬元。積極加強企業調研,區財政牽頭開展“進百企、送服務、促發展”集中調研活動,主動深入企業了解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幫助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切實加大企業扶持力度。
制定泰山區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政府性基金目錄、區直部門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考試考務費項目目錄“四張清單”,并在區財政局網站公示,切實壓減收費項目,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建立泰山區清理規范涉企收費工作聯席會議和聯絡員制度,明確責任分工、細化分解任務,大力清理涉企收費項目,努力強化工作推進。多次組織涉企行政性事業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清理情況專項檢查,對2015年以來中央和省級出臺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以及政府性基金取消、停征和免征的落實情況進行自查和專項檢查,未發現違規收費情況,確保了上級各項降費政策落地生根。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企業 財政 非公 泰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