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抗艾藥研發:未來可期,切忌心急
近日,權威生物醫學期刊《臨床研究雜志》刊發了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艾滋病研究所所長陳志偉及其團隊的研究成果論文《串聯雙特異性中和抗體消除人源化小鼠中的HIV-1感染》。文章稱,該團隊研發出一種新型抗體藥物BiIA-SG,既能保護細胞不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同時亦可清除HIV病毒。雖然目前僅在人源化小鼠身上取得成功,但消息一經發布,仍引發輿論廣泛關注。那么,這項研究是否如部分媒體所言“已成功研發艾滋病藥物”?本報記者采訪了陳志偉教授及相關專家。
預防治療一箭雙雕
消息發布后,除了通過電子郵件詢問,有感染者甚至跑到陳志偉在香港大學的辦公室詢問何時能用上這種藥。
“事實上,目前僅在人源化小鼠身上取得了療效,距離臨床試驗至少還需要3年。”陳志偉說,這3年將用于研究劑型制備、穩定性和質量評價、藥物安全評價以及通過藥監局臨床試驗審批等流程。
陳志偉表示,該研究主要發現新型抗體藥物BiIA-SG可附著宿主細胞表面的CD4蛋白,有策略地伏擊艾滋病病毒,保護細胞不被感染。此外,基因導入的BiIA-SG可在小鼠體內持續發揮功效,并且促進清除已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細胞。具體而言,實驗人員在小鼠體內注射BiIA-SG后,試圖用HIV-1病毒將其感染,而該抗體藥物保持了近一周的有效濃度,顯示了100%的預防作用。另一方面,感染HIV病毒的小鼠經BiIA-SG單次基因導入治療后,13只老鼠中9只體內的病毒下降到“檢測不到”的低水平,抑制率為69%,大部分維持了4周之久,提示該方法有很強的抗HIV-1病毒療效,比傳統抗病毒藥物更加長效。
“這也是本研究的一個亮點。”陳志偉說,BiIA-SG的廣譜性以及增強的抗病毒能力,既可預防也可治療,可謂一箭雙雕。
記者查詢了這篇論文,值得注意的是,原文中稱,“通過VOA和細胞過繼轉移實驗檢測,有5只小鼠的脾臟細胞(包括T細胞)中既沒有檢測到HIV-1 DNA(病毒儲存庫),也沒有任何有復制能力的病毒”。
“確實如此。”陳志偉坦言,這個實驗只清除了12只老鼠(13只老鼠中有1只在細胞過繼轉移實驗時死亡)中5只的T細胞病毒庫(有效率為42%),對于其他細胞的病毒庫,比如巨噬細胞,尚無數據。“這也是將在未來繼續完善的內容。”
作用機制不同以往
“陳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其意義在于為艾滋病治療開拓了一條新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臨床與研究中心主任張福杰說,目前的藥物幾乎都是針對HIV病毒復制周期的不同靶點來阻斷病毒復制,使感染者血液和體液中的病毒載量達到“檢測不到”的低水平,同時讓受損的免疫功能得到恢復。
“但目前的藥物存在幾個根本性問題。”張福杰說,首先不能根除體內病毒,因此感染者須終身服藥;其次,藥物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此外,還存在耐藥問題。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的報告顯示,近些年全球對非核苷類藥物的耐藥性明顯增加,“而非核苷類藥物是我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主要使用的藥物之一”。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陳志偉團隊研發的抗體藥物完全不同于既往小分子藥物的作用機制,如果臨床試驗取得成功,不僅可用于治療也可用于預防。”張福杰說,從臨床角度,該研究最讓人期待之處在于“長效”,使感染者減少服藥次數,減少副作用,增加依從性。
相關專家表示,此次研究還采取了香港和大陸合作開發和專利共享的新模式。記者了解到,該研究由陳志偉領銜,并與中國醫科大學尚紅教授、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金俠教授以及清華大學張林琦教授等合作。
研發還要邁過幾道坎
自1981年首次發現艾滋病病人,至今人類已投入巨資用于研發抗病毒藥物以及疫苗,但結果差強人意。雞尾酒療法的問世曾讓科學界額手相慶,并推斷在持續服用2年~3年后,感染者體內的艾滋病病毒將被完全消滅,進而實現治愈目標。但很快,科學家發現,根除HIV病毒并非如設想中那樣容易。
那么,艾滋病藥物研發,到底難在哪兒?“首先是存在病毒儲存庫。”張福杰說,這好比艾滋病病毒的根據地,源源不斷地產生新病毒。更為重要的是,人類尚未找到這個根據地的具體位置,因此難以完全消滅HIV病毒。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尚未尋找到好的動物模型。”張福杰說,艾滋病病毒在人體和動物身上的表現不同,在選擇實驗動物時,須具有人類的特點才有意義,這也是為何此前很多抗病毒藥物在動物實驗中取得良好效果,但進入臨床試驗卻折戟沉沙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次研究使用的是人源化小鼠模型,這種小鼠被注入功能性的人類基因,提高了模擬人類疾病的有效性。但即便如此,該研究的論文也承認,“人源化小鼠具有一些局限性,例如人體免疫細胞不完整,人體淋巴結缺失以及難以產生人類抗體和記憶T細胞免疫應答”。
此外,人源化小鼠價格不菲。陳志偉告訴記者,該研究使用的人源化小鼠的價格為1000美元一只,在大陸地區則要在1萬元,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規模實驗。
雖然困難重重,但多位專家表示,陳志偉團隊的研究成果令人興奮。“前景可期,但也不能太過心急,艾滋病藥物研發要走的路還很長。”
編輯:趙彥
關鍵詞:抗艾藥研發 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