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讓博物館插上互聯網翅膀

2018年05月18日 20:44 | 作者:吳毓 | 來源:東方網
分享到: 

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如何讓更多文物活起來,在信息化時代,隨著智慧博物館建設,“AI博物館”計劃啟動,今后重要藏品可掃碼閱讀,真正做到把博物館帶回家。(5月18日《解放日報》)

上海是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國家文物局將與通訊部門合作,實現互聯網創新成果與博物館行業發展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推動“互聯網+中華文明行動計劃”的實施?!癆I博物館”計劃同時啟動,最新科技成果助推文物數字化建設,讓文物以更多樣的方式“活”起來。而市歷史博物館舉行的“百川匯海城市之夜——博物館讓生活更美好”主題晚會,關鍵詞是“超連接”,用二維碼鏈接方式貫穿全場,展現博物館在過去、當下如何鏈接城市、文明與大眾,探索博物館在未來如何鏈接世界的文化活動。

文物承載歷史。近年來不少博物館相繼開通數字博物館,觀眾可隨時隨地瀏覽博物館網上虛擬展廳。就此而言,推進智慧博物館建設,運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讓文物“活”過來,同時在網絡空間,讓博物館重要藏品掃碼閱讀,真正做到把博物館帶回家,既拓展了博物館的功能,又方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體驗文物的存在,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和傳播。屆時不是多少人擁有一座博物館的量化指標,而是生活中處處都有博物館,彰顯城市應有的文化魅力。

如果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么博物館就是城市之窗口。到紐約要去看大都會博物館;到巴黎肯定會去看盧浮宮;不同的博物館有不同的主題,有的勾勒了人類文明發展史,有的聚焦全球最美的藝術品,有的展現了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無論是大而全還是小而美的博物館,都是一個個歷史與文化的萬花筒。要了解一座城,就要看它的博物館,走進一座博物館,就如同走進這座城的心靈一角。博物館從館舍天地到大千世界,正日益突破空間限制,將功能拓展至更多層面。借助互聯網的傳播和功能,未來的博物館,不只是走進去才能享受,以上海博物館為例,目前除每天限流8000人次,在博物館網站、微信平臺的覆蓋人數遠超8000人。上博推出的“博物行旅平臺”,與各地文博機構長期合作,由專家導賞,內容包括了博物館、考古遺址、古城、古建筑、碑刻、摩崖石刻、廟宇、紀念館等,可以說將來無論你在學校還是在家中,甚至是走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都有機會享受博物館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

博物館對于城市文化而言,正承擔著越來越多的功能和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讓博物館插上互聯網翅膀,等于將博物館的展示空間,無限廣的延伸至公共文化空間,這是多么期待的事情,上海當努力和盡快實現。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博物館 互聯網 翅膀 文物 城市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字幕精品 |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66 | 欧美精品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永久免费 | 九九久久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