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女子感冒后左眼險失明:病毒被激活致視網膜壞死
一次感冒后,她的左眼差點失明
皰疹病毒在感冒后被激活,造成急性視網膜壞死
本報記者 鄭琪本報通訊員 金薇薇
“我原本以為是美容店的錯,做面部護理時有東西蹭到我左眼里面,才造成了感染,沒想到其實是和感冒有關。”57歲的馮女士(化名)大吐苦水,她的左眼視力最近明顯變差,從0.8降到0.3,開車、看電視都很吃力。
最后發現,竟然是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視網膜壞死,病毒從外周向中央“包抄”,已經“吃”掉1/4左右的視網膜,再晚幾天就診,馮女士的左眼很可能失明,甚至右眼也會被感染。
皰疹病毒感染
造成急性視網膜壞死
浙二眼科中心葡萄膜炎科主任馮蕾,對馮女士印象很深刻,她一進診室,還沒坐下,就開始吐槽美容院,還說要去告她們。
馮女士在諸暨做餐飲生意,經濟條件不錯,身材維持得挺好,平時也注重保養。今年,她花了五萬多塊錢在當地一家美容院辦了張卡,一個多月前,去做臉部護理時,店里的小姑娘不小心將保養品蹭到她眼睛里,并立即用清水沖洗。
“說實話,也不是很嚴重,用水洗洗就好了,但回家之后四五天,眼睛還是有點紅。”馮女士從包里拿出七瓶眼藥水,接著往下說,“后來去當地醫院看,說是結膜炎,開了藥,沒起色,又找了幾個醫生,還是不行。”
馮蕾主任回憶說,當時馮女士的左眼視力降到0.3,已經看不清墻上鬧鐘的指針,但左眼倒是不太紅了,也不癢。隨后,她用眼底鏡進行檢查,發現患者左眼視網膜大面積壞死!
“可以明顯看到,馮女士左眼視網膜多處出現小血管閉塞,周邊部有黃白色病死灶,超過1/4的區域壞死,只剩下一半左右的視網膜是正常的。再晚幾天,中央區域的視網膜也可能壞死,導致失明。”
馮蕾主任從事眼科臨床和研究已經十多年,她懷疑,馮女士發病與病毒感染有關,進行左眼房水取樣并檢測之后,驗證了這一判斷——帶狀皰疹病毒導致的急性視網膜壞死。
35歲、46歲
是急性視網膜壞死發病高峰
馮蕾主任說,急性視網膜壞死是由單純皰疹病毒或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發的致盲性眼病。發病前,患者往往有皮膚帶狀皰疹病史或感冒病史,發病初期,會出現眼紅、眶周痛、畏光、視力減退、眼前有黑影等癥狀,隨后視力驟降。
令人警惕的是,急性視網膜壞死病程進展迅速,還可能造成嚴重的閉塞性動脈炎、全層視網膜壞死、視網膜脫離、視神經炎,預后差,甚至可能失明。從臨床上來看,近半數患者經治療視力仍然小于0.1。
馮女士想起,差不多三個月前,自己不小心著涼,的確感冒過,但很快就好了。她不明白,只是經歷一次小小的感冒,帶狀皰疹病毒為何會在眼睛里發病,甚至差點失明。
“帶狀皰疹病毒侵入身體之后,潛伏在神經根的部位,人在感冒或抵抗力下降時,會導致病毒復發,侵犯包括視網膜在內的神經組織。”馮蕾主任解釋,急性視網膜壞死的患者,多為單眼發病,如果未進行抗病毒治療,約有64%的患者雙眼均會發病。文獻報道中,曾有感染帶狀皰疹病毒十年后,出現急性視網膜壞死的病例。
據統計,急性視網膜壞死的發病年齡為20歲~60歲,其中35歲和46歲左右是發病高峰。年輕人主要是單純皰疹病毒感染,老齡者大多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
馮蕾主任表示,總體來看,急性視網膜壞死的發病率并不高,但致盲率高、危害重,“基本上每個月都會遇到幾個病例,而是大多都是視力很差了才來。”
急性視網膜壞死早期易誤診,這與病灶常位于周邊部、表現隱匿,影響中心視力程度較小有關,常不能發現眼底病變,而且該病癥狀易與其他眼病混淆。
專家提醒,老年人得了皮膚帶狀皰疹病史或感冒之后,出現眼部不適,要警惕病毒引發的視網膜炎。
編輯:趙彥
關鍵詞:女子感冒 左眼失明 病毒 視網膜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