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河南的哥橫跨千里回鄉(xiāng)收麥:有田有糧外出不慌

2018年06月04日 13:02 | 作者:韓章云 |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分享到: 

河南的哥橫跨千里回鄉(xiāng)收麥:有田有糧外出不慌(圖)


河南的哥橫跨千里回鄉(xiāng)收麥:有田有糧外出不慌(圖)

    看著堆成小山的麥粒,的哥閆新來忙活得更加起勁。 韓章云 攝

中新網(wǎng)周口6月4日電(記者 韓章云)從福建廈門到河南西華縣,地圖上的距離是一千三百多公里,盡管橫跨大半個中國,卻絲毫阻擋不住62歲的哥閆新來回鄉(xiāng)收麥的腳步。

又到一年麥熟時節(jié),故土難舍,麥香綿長,一波波在外奔波的河南人,如候鳥一般從天南地北回歸中原大地。在他們心里,外面的生活再舒適,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麥收時節(jié)新面蒸出來的手工饅頭香。

盡管機械讓麥收變得簡單,但是在外務工的人還是愿意回到故鄉(xiāng)親力親為。 韓章云 攝

盡管機械讓麥收變得簡單,但是在外務工的人還是愿意回到故鄉(xiāng)親力親為。 韓章云 攝

6月3日,河南西華縣的天氣晴好,室外最高溫度達到32攝氏度,這是收麥最理想的時節(jié)。一大早,閆新來就和同村村民、亦是同行的樊軍亭、陳偉一起到田間地頭,為當天收麥做準備。

閆新來的家在河南西華縣艾崗鄉(xiāng)潘南村,艾崗鄉(xiāng)全鄉(xiāng)人口4.3萬人,僅在全國各地從事出租車行業(yè)的就有8900余人。

在廈門開出租車20年,閆新來和妻子、孩子們也已經(jīng)成為新廈門人。然而對于家鄉(xiāng)的土地,閆新來有著怎么也不能割舍的眷念。麥子熟了,家里的13畝地讓閆新來寧愿舍棄幾千元的工資,也要回家親自收麥。

收割機轟隆隆地開進地里,走上兩趟,脫殼的麥粒就如流水一樣瀉進一旁準備就緒的拖拉機里,金燦燦的麥粒映著閆新來黝黑的臉龐,格外明亮。

摸著新收的麥子,閆新來向記者算了筆賬,一畝地按1000斤小麥算,一斤小麥收購價1.15元,閆新來家里的13畝地麥子的賣糧錢也不過是他在廈門開出租車一個多月的工資。可是

滿載而歸,的哥樊軍亭臉上的笑意藏也藏不住。 韓章云 攝

滿載而歸,的哥樊軍亭臉上的笑意藏也藏不住。 韓章云 攝

“我們回家收麥不是為了錢,這是一個儀式,我沒忘記我的故土,我牽掛著這里的一切。”43歲的陳偉在蘇州做的哥,在他看來,家鄉(xiāng)有父母、有土地、有糧食,在外打拼的他心里才踏實、不慌張。

“過年有的時候忙,我可能不回來,但是麥收是一定要回家鄉(xiāng)的。能吃上一口自家地里的麥子蒸出來的手工饅頭,那是多大的福氣啊。”看著豐收在望的麥田,在廈門開出租車的樊軍亭尤為感慨,作為在外的河南人,他最懷念的就是家鄉(xiāng)的胡辣湯、水煎包,還有母親親手做的饅頭,“都是家的味道,一輩子都忘不了。”

眼下,中原大地一片金黃,麥收時節(jié),也是農(nóng)民最忙碌的時候。對于那些缺勞動力的家庭,河南西華縣艾崗鄉(xiāng)黨支部書記何付杰介紹說,各村都成立了幫扶工作隊,只要有需要,村里會幫助聯(lián)系機械、甚至將收好的麥子送上門。

如今,農(nóng)業(yè)機械化讓麥收變得高效、快捷。從6月1日普遍開鐮,河南西華全縣的麥收工作也將在十天左右的時間結束。然而,家鄉(xiāng)的一片麥田,仍牽動著不少游子的心。

“實在回不來的老鄉(xiāng)請放心,家里我們會幫忙照顧好,就希望你們在外面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有空了常回家看看。”通過記者的鏡頭,何付杰代表家鄉(xiāng)人對外出務工的老鄉(xiāng)送上最樸實的叮囑。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河南 收麥 的哥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国产A∨ 嫩草研究所久久久精品 | 天啪天天久久久久久久久噜噜 | 日韩精品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国产老熟女 | 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 | 正在播放酒店精品少妇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