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忽悠游客不該是國際旅游島的形象
在央視曝光了“海南不合理低價游亂象”后,海口和三亞都開始了有序的調查。據報道,相關部門迅速安排部署由省旅游質監局、市旅游質監所和市旅游警察支隊共14人組成的4個檢查小組,分赴被曝光的4家旅游企業,依法對涉嫌“不合理低價游”展開調查。通過現場檢查、詢問、查閱電腦和檔案資料,基本鎖定相關企業的違法事實。三亞市旅游整治辦也組織召開整治工作會議,成立由三亞市旅游、工商、物價、食藥監、旅游警察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開展聯合查處行動。(《海南日報》7月29日)
筆者梳理被曝光的亂象后發現,目前海南省出現的不合理低價游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兩類情況:
其一,虛假宣傳。之所以有很多游客會上當,是因為商家宣傳的話語實在太有誘惑力,像“海南精品游,三天兩晚最低只要50元”這樣的項目,誰看了不動心?
其二,是誘導消費。如果旅游團包含消費項目,應當在游客繳費之前明確告知,但海南省一些不合理的廉價旅游團,則讓游客“上套”后才看到其高消費的“本質”。據央視新聞報道,有講解員把游客帶進“購物包廂”后,便開始了商家的表演,并忽悠游客“床墊可以治百病”,誘導他們購買高價的乳膠床墊。
商家忽悠游客的套路更深了。正如有知情者所說的那樣,“從收客到操作客人到這個購物店,購物店里面的內導,內導他再把那個產品拿出來,然后一整套體系其實已經形成團伙詐騙”,這屬于典型的“團伙作案”。這些低價游亂象的背后,是一套隱蔽的利益鏈條,每一個環節都是為了把游客拉入“虎口”。
針對這些問題,事前預防和事后追責同樣重要。目前,多數旅游整改行為都是“被動行為”,經過媒體曝光和輿論熱議后,才開始著力解決問題。而一些不法商家正是看中了旅游散客“維權無門”“投訴無力”的弱勢心理,肆無忌憚地借此大發橫財。而且,面對那些不痛不癢的“整改”,他們也會不斷升級忽悠的“套路”。
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事前預防。維持良好的市場秩序,提高旅游機構的入場門檻,以及加強有關部門對旅游市場的日常監管、抽查力度,都有助于防微杜漸,把潛在問題扼殺在萌芽階段。一方面,可以引入游客打分機制,把各個旅游團的評價狀況及時反饋到旅游監管部門的網站上,即使是散客,也可以借此了解旅游團的“真實情況”。另一方面,需建立嚴格的長期監管制度,讓所有旅游團必須“持證上崗”,并定期檢查其資質情況。而對那些已經被曝光的亂象,則要依法依規嚴格懲處。
海南正在建設國際旅游島,按照《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要求,海南省需要發揮本地特色優勢,全面提升旅游業管理服務水平,其中就包括,旅游市場秩序需要得到進一步的規范,旅游服務標準化和國際質量認證的建設要得到更多重視,旅游餐飲、住宿、交通、景區、旅行社、導游、購物等各個方面,都應該葆有精品意識和長期口碑觀念。僅在游客權益受損后追責,這實在配不上國際旅游島應有的市場服務質量。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旅游 游客 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