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鉅惠民生 鉅惠民生
廣西壯族自治區區政協委員、廣西憑祥市副市長凌小將:做好邊貿扶貧大文章 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
人民政協網廣西7月31日電(記者 張春莉)做好邊貿扶貧大文章,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在25至27日于憑祥市召開的2018年廣西全區邊貿扶貧現場推進會上,記者就該市邊貿扶貧的經驗做法進行了深入調研,并專訪了廣西區政協委員、民盟廣西崇左市支部主委、廣西憑祥市副市長凌小將。
憑祥市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地處祖國西南邊陲,邊境線長97公里,與越南一市三縣(諒山市、文朗縣、高祿縣、長定縣)接壤,素有“中國南大門”之稱。
“我市有土地面積650平方公里,下轄憑祥、友誼、上石、夏石4個鎮、38個行政村(社區),戶籍人口11.4萬。憑祥距廣西首府南寧和越南首都河內均為160公里(高速公路),西南兩面與越南涼山省交界,邊境線長97公里。境區內有友誼關口岸(公路)和憑祥口岸(鐵路)2個國家一類口岸,1個二類口岸,5個邊民互市點,是廣西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全,規模最大的邊境口岸城市。是中國通往越南及東南亞最大和最便捷的陸路通道。”凌小將介紹。
7月25-2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于該區憑祥市召開2018全區邊貿扶貧現場推進會。圖為與會人員考察參觀憑祥市海潤合作社。 施德 攝
作為中越邊城的副市長,凌小將不僅分管扶貧工作,系憑祥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副組長,還同時負責環境保護、食品藥品監管、水產畜牧、民政、民族、農業、水利、林業、老齡辦,聯系市老干局、檔案局、殘聯、宗教辦等多項工作。多個部門的業務交集,致使他一天十幾個小時都在連軸轉,從未有過午休時間。陪同記者參觀、采訪時,他眼睛里雖布滿著血絲,卻激情、高效、睿智、樂觀的詳細介紹著憑祥市的城市概貌、扶貧、環境、食藥品監管等熱點工作,侃侃而談、如數家珍,其敬業、奮斗的工作精神令聞者由衷地贊佩、動容。
凌小將告訴記者,1992年6月,憑祥市被國務院批準為沿邊對外開放城市。境內有中國九大名關之一的友誼關。其中,友誼關口岸是廣西第一個率先實現電子化通關的口岸,并被列為自治區關檢“三個一”試點,通關速度廣西第一。
“經過近三年的脫貧攻堅,目前,全市2841戶9952人貧困總人口、10個貧困村中,已有929戶3615人、6個貧困村脫貧。尚有1912戶6337人、4個貧困村沒有脫貧,貧困發生率為7.8%。”凌小將說,近年來,憑祥市在自治區和崇左市的堅強領導下,在自治區扶貧辦和商務廳的關心指導下,利用靠邊沿邊這個最大的優勢,抓住《全區有扶貧任務縣(市、區)特色產業目錄》、將邊貿列入特色產業目錄這個契機,積極落實上級聯檢部門“真邊民、真參與、真受益”的要求,引導邊民尤其是貧困邊民參與互市貿易,邊貿扶貧工作成效顯著。
廣西壯族自治區區政協委員、民盟廣西崇左市支部主委、憑祥市副市長凌小將向記者欣慰地介紹中越邊境貿易的繁榮景象。梓涵 攝
特殊的地理環境,特殊的人文民俗,邊貿扶貧工作有何亮點?凌小將表示——
首先,鼓勵邊民成立邊貿合作社,增加貧困邊民收入。截止2018年7月,憑祥市邊貿合作社已從2014年1家發展到2018年的18家,社員從25人擴大到現在的6382人。其中貧困社員1980人,占社員總數的31.02%。
“借助邊貿合作社這個平臺,我市組織邊民尤其是貧困邊民依托邊貿合作社參與互市貿易、邊貿運輸、裝卸貨物等方式,獲得多重收入。”凌小將例舉,比如每天利用“每人每天交易8000元貨物全免關稅”的政策參與互市貿易的貧困邊民,每月人均增收600元以上;利用運輸車參與邊貿運輸參與互市貿易的貧困邊民,人均每月增收1600元以上;參與邊貿裝卸的貧困邊民,人均每月增收1000元以上(按每人每天利潤80—120元,每月按20個工作日計算)。同時,邊貿合作社按照章程以60%的利潤作為社員的分紅,大幅提升邊民尤其是貧困邊民的收入。
“經過幾年來的實踐,邊貿合作社已經成為了貧困邊民脫貧的重要平臺,實現貧困邊民‘入社即脫貧’。與此同時,邊境貿易還帶動了加工業、旅游業的蓬勃發展,為貧困邊民提供了管理員、業務員、文員等近千個工作崗位,每人每月獲得工資性收入約2000—5000元。”凌小將欣慰地介紹。
其次,出臺邊境貿易扶持政策,加大貧困邊民幫扶力度。憑祥市出臺了《憑祥市邊民互市貿易合作社管理制度(試行)》《憑祥市邊貿扶貧扶持政策(試行)》等一攬子惠民政策幫扶貧困邊民開展互市貿易。如2018年6月18日,憑祥市出臺《憑祥市邊貿扶貧扶持政策(試行)》規定:凡是新參與錄入海關指紋系統的貧困戶邊民,給予每人一次性50元的補助;凡是參與互市進口貿易的貧困戶,按參與天數自政策實施之日起至2019年6月30日享受每人每天4元;對于2018年6月10日起學習機動車駕駛技能用于從事邊貿運輸的貧困戶,給予每人2000元補助;對于缺乏邊貿運輸車輛的貧困戶,可向我市金融機構申請最高5萬元的小額信貸用于購買符合海關監管要求的邊貿運輸車輛。
參加邊貿扶貧現場推進會的與會人員到憑祥市鹽津鋪子公司考察學習“邊貿+加工+扶貧”的模式。凌小將(右二)向他們介紹推進口岸互市商品落地加工,為貧困邊民提供就業崗位的經驗做法。施德 攝
再次,推進口岸互市商品落地加工,為貧困邊民提供就業崗位。為將“通道經濟”升級為“口岸經濟”,實現將邊境貿易貨物落地加工增值,發展邊境加工業,憑祥市依托憑祥邊境經濟合作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了鹽津鋪子、越香園乳制品、佰秀農農副產品加工、恒標糧油貿易司、醇美動物營養食品、栗鑫豆類食品加工司、躍耀農產品加工等16家有實力的邊貿加工企業落戶園區。
“這些企業主要利用互市貿易進口的飯豆、紅豆、芒果、百香果、腰果及其他商品進行加工,增加了互市貿易商品的加工升值。同時,我市依托園區內落戶的互市加工企業建設‘扶貧車間’。截止2018年7月,已有7家企業成功創建‘扶貧車間’,可為貧困邊民提供就業崗位222個。現已有35個貧困邊民在企業務工,每月增收1500元以上。”凌小將說,并繼續介紹:2018年7月11日,自治區商務廳下發《自治區商務廳關于認定廣西邊貿扶貧示范產業園區的通知》(桂商貿發〔2018〕52號),認為憑祥市在推進邊貿扶貧工作中,依托憑祥邊境經濟合作區,打造邊貿扶貧產業園區成效顯著,發展路線明晰,能夠吸收一定數量的貧困邊民,具有較好的地方經濟帶動效應,授予憑祥市邊貿扶貧產業園區為“廣西邊貿扶貧示范產業園區”。
憑祥邊貿加工企業聘用貧困人員組建扶貧車間。 施德 攝
“邊貿扶貧不僅是實施鄉村振興的主要措施,也是產業扶貧的新動能,更為我市2017年貧困戶貧困村脫貧摘帽做出了突出貢獻。”凌小將表示,2018年6月29日自治區印發了《關于2017年度全區105個有扶貧開發工作任務的縣(市、區)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結果的通報》(廳發〔2018〕26號)后,憑祥市在“51個有扶貧開發工作任務的非貧困縣考核結果”的“二類縣(共21個)”考核中獲得“一等”等次。
成績的取得來自一點一滴的精細化管理、腳踏實地的辛苦付出。在邊貿扶貧工作中,憑祥市創新了哪些主要工作舉措?
凌小將說——
第一,創新邊境貿易與基層黨組織建設相結合的扶貧模式。充分利用國家給予邊民“每人每天交易8000元貨物全免關稅”的優惠政策,采取“黨支部+邊貿合作社+貧困戶”的邊民脫貧新模式,創建以黨支部為核心、邊貿合作社為平臺、黨員干部為骨干的邊境互市貿易改革新型載體,吸納邊民特別是貧困邊民加入邊貿合作社,幫助邊民特別是貧困戶增加收入。
第二,創新邊境貿易與沿邊金融改革相結合的扶貧模式。協調金融機構對參與邊境貿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5萬元(含)以下、3年期(含)以內、免擔保、免抵押、按人民銀行基準利率放貸、財政全額貼息的扶貧小額信用貸款1000萬元。同時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落實邊貿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金100萬元。貧困戶通過扶貧小額信貸解決參與互市貿易經營的資金問題,并引入保險業務為貧困戶貸款經營進行保險保障,防止金融風險的發生。
憑祥市邊民小額互市中心的邊民互助小組正在使用無紙化申報系統申請貨物通關。 施德 攝
第三,創新邊境貿易與口岸綜合開發相結合的扶貧模式。投資約13億元建設憑祥市邊境貿易貨物監管中心、完善弄懷監管貨場各項設施設備,投資約2000萬元在各互市點安裝建設無紙化申報系統,加快推進叫隘、油隘等互市貿易點提升改造項目和平而口岸管理和貨物監管中心項目建設,加快弄堯監管貨場升級改造,不斷優化各互市點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在各互市點開放貧困邊民專用申報窗口及專用申報機、專用放行通道及休息等候區等專用設施,為貧困邊民參與互市貿易提供了便利條件。
第四,創新邊境貿易與口岸綜合服務相結合的扶貧模式。通過采取組建邊貿合作社、邊貿運輸隊、邊貿裝卸隊、邊貿扶貧車間等措施,吸納貧困戶參與邊貿綜合服務增加收入,鼓勵貧困戶利用貸款買車加入邊貿運輸隊參與邊貿貨物運輸,動員貧困戶到加工企業、邊貿扶貧車間務工,在各邊貿互市點組建邊貿裝卸服務站,幫扶貧困戶加入邊貿裝卸隊自食其力,獲得工資性收入。統計顯示,今年憑祥市新增參與互市貿易貧困人口771人,新成立邊貿合作社8個,新增參與合作社貧困人口739人;組建邊貿運輸隊10個,新增參與邊貿運輸的貧困人口197人;組建裝卸隊10個,新增加入裝卸隊貧困人口192人,新增參與邊貿分揀包裝貧困人口101人;新增邊貿加工企業務工貧困人口127人。
第五,創新邊境貿易與特色產品落地加工相結合的扶貧模式。憑祥市依托互市進口商品資源及優勢,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大力引進、培育加工企業,先后有鹽津鋪子食品、沙土食品、醇美營養食品、佰秀農農副產品等16家邊貿互市加工企業落戶廣西邊貿扶貧示范產業園區、廣西綜合保稅區等園區,瑞有10家企業正式投產,6家在建,加工企業主要從事互市貿易進口商品加工,推動了互市貿易商品的加工升值,增加了貧困邊民的就業崗位和收入。
凌小將向前來憑祥市參觀、考察的民盟中央婦委會和民盟廣西區委有關領導介紹憑祥市邊貿扶貧及鎮南炮臺等悠久的歷史文化。 梓涵 攝
第六,創新邊境貿易與文化旅游相結合的扶貧模式。憑詳市利用區位優勢,重點打造一批集跨境農業、跨境旅游、邊境貿易、邊關人文等為一體的一批旅游景區景點,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比如依托平而生態旅游小鎮、邊關牧歌生態示范區等旅游景區景點,貧困戶通過經營互市進口商品、跨境旅游、發展邊關特色農家樂等方式實現了增收。
“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當前邊貿扶貧工作也遇到了諸如邊民互市貿易監管模式有待改進、邊民互市基礎設施較為薄弱、邊民參與互市貿易資金缺乏、互市貿易準入品種有待調整等困難與問題。”凌小將說。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區政協委員、民盟廣西崇左市支部主委,凌小將在針對邊貿扶貧中存在的如上困難與問題呼吁建議:
首先,建議上級盡快批復《邊境貿易改革試點方案》。2015年4月9日,自治區商務廳和南寧海關聯合起草了《邊境貿易改革試點方案》。同年8月,自治區人民政府已將《邊境貿易改革試點方案》上報海關總署和商務部。目前,還沒得到國家有關部委的批準。
其次,建議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提高邊民每人每天交易貨物全免關稅互市額度,建議全免關稅互市額度從8000元提高到20000元;擴大邊民生活補貼范圍,建議從0-3公里擴大到0-20公里;希望國家聯檢部門在邊民互市點通關時間、貨物查檢、增加互市商品總類及邊民開展互市貿易上給予更多的支持。尤其是恢復邊貿合作社“拼車”的合法化,促進邊貿發展;重點培育口岸物流產業,尤其是農產品冷鏈物流。
第三,建議國家、自治區投入更多的資金加大邊境縣農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尤其是加大邊境地區公路建設,每年撥付基礎設施配套資金不低于5000萬元,不斷改善邊境地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現象。
采訪末了,凌小將還向記者透露了憑祥市下一步邊貿扶貧工作的五項計劃:
積極推進邊民互市貿易升級。充分利用國家邊民互市貿易優惠政策,對憑祥現有邊民互市貿易區(點)進行改革升級,著力從貿易組織方式、貿易結合方式、貿易便利化等方面深化改革,創新突破,逐步建立以邊民互市貿易互助合作組織開展邊民互市貿易的新模式,有效促進邊貿扶貧。
發展壯大邊貿扶貧產業園。在政策、資金、土地指標等方面給與支持,增強集聚產業,貧困邊民的能力。在產業園配套區內規劃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吸引更多貧困村民就業創業。支持邊境小額貿易進口加工模式,鼓勵產業園發展交通物流、商貿旅游等第三產業。
加強邊境貿易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邊民賴以生存的口岸、互市點、一級口岸至城鎮建道路等基礎設施的投入,培育邊貿特色市場,帶動邊境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對離互市點較遠的鄉鎮提供公共交通,方便邊民到互市點開展活動。
鼓勵互市貿易商品落地加工。積極開展產業招商,探索“邊民互市+落地加工”的互市產業戰略,以貿易帶動加工產業發展,實現互市商品的保值增值,將互市政策“紅利”留在邊境。
加強邊民互市點的信息化建設。建立邊民互市貿易管理平臺,實現社和、備案、通關、統計等作業和管理的信息化,促進規范管理。同時,優化營商環境,簡化辦事手續,防控金融風險,為邊貿扶貧工作提供保障。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邊貿 邊民 互市 扶貧 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