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社會服務 社會服務
致公黨云南省委踐行“監督的力量”
“你縣產業扶貧主要涉及哪些產業,目前發展情況及貧困戶增收情況如何?”
“在改善貧困村基礎設施、培育產業環境、帶動貧困戶發展方面,你們采取了哪些措施?”
8月1日,致公黨云南省委工作組在曲靖市開展脫貧攻堅專項民主監督工作,與曲靖市相關領導圍桌座談,詳細詢問曲靖市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
工作組深入曲靖市麒麟區、沾益區、陸良縣等地,實地了解產業扶貧進展,走村入戶,詢問貧困戶生產生活情況。
精準扶貧需要產業支撐
“陸良縣立足農業產業基礎優勢,培育形成了蔬菜、蠶桑、食用菌等一大批優質特色產業,探索出了一條特色產業帶動群眾脫貧致富之路,值得點贊。”工作組認為,精準扶貧需要產業支撐,陸良縣為5000余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了穩定持續的產業收入來源,并培育出78家農業龍頭企業,引導和幫助農民創辦專業合作組織291戶,其經驗值得借鑒。
針對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緩慢、產業支撐后勁不足、群眾意識有待提高等問題,工作組建議,要積極創新扶貧模式,選取品牌效益明顯、群眾參與度高、能夠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和脫貧增收的扶貧主導產業,圍繞構建縣有龍頭企業、鄉有產業園區、村有扶貧基地、戶有增收門路的產業布局,采取多元幫扶措施,幫助有條件有能力的貧困戶抱團發展、自主創業。同時,加大產業扶貧項目爭取、財政支持、金融及社會資金幫扶力度,積極營造產業扶貧工作的濃厚氛圍。
通過監督推動政策落實
這是致公黨云南省委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的一個片段。
對脫貧攻堅開展民主監督是中共中央賦予各民主黨派的一項新任務。2016年9月,中共云南省委啟動各民主黨派云南省委脫貧攻堅專項民主監督工作。曲靖是致公黨云南省委脫貧攻堅專項民主監督工作的對口州市。
曲靖市是國家烏蒙山片區和石漠化片區交織的連片特困地區,是云南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脫貧攻堅工作任務艱巨。
“監督過程就是共同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致公黨云南省委主委李嶸說,只有通過監督推動政策落實,才能對脫貧攻堅產生實打實的作用。
為切實履行監督職責,致公黨云南省委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積極探索建立了“調研+督查+信息通報”的監督模式,“領導小組+協調小組+聯絡員”的組織模式,和“調研報告+直通車+信息專報”的信息共享模式。
致公黨云南省委組成了由大專院校科技、農業、經濟等方面的專家學者組成的工作組,20余次深入曲靖宣威市、師宗縣、會澤縣等十余個村組,實地走訪貧困戶,與村組干部和村民座談交流,認真查閱臺賬實地檢查,扎實開展監督工作。針對貧困人口精準識別情況、貧困人口脫貧情況、落實脫貧攻堅責任制情況等重點領域,進行專項監督和調研。
為使監督更精準務實,致公黨云南省委采取“點對點”精準監督+扶貧的工作模式,邀請相關行業的專家學者全程參與監督過程,“點對點”精準對接。針對精準監督和扶貧對接中形成的共識,安排專人“點對點”跟進落實。對已脫貧摘帽的地區進行回訪監督,確保貧困地區實現“真脫貧、脫真貧”。
把民主監督寓于建言獻策中
“選址不合理的集中安置點有65個”“仍有貧困家庭安全穩固住房不達標”“識別出來的貧困村,有的在縣城邊、公路邊、景區邊,不夠精準”——監督工作過程中,致公黨云南省委提出具有專業性、操作性的建議,為促成監督整改內容和幫扶項目的落地,做好服務工作,讓貧困群眾得到真實惠。
致公黨云南省委把民主監督寓于建言獻策中。對于調研中發現的問題,致公黨云南省委及時通過提案、專題調研報告、建議等方式報送有關部門,還形成《脫貧攻堅專項民主監督文件材料匯編》、信息專報、調研報告等調研成果,提出問題明確、建議準確的建議,供有關部門參考。
致公黨云南省委還積極開展定點幫扶,在貧困地區捐錢捐物,開展政策宣傳,聯系組織文化醫療資源下鄉,為貧困地區聚合資源。在致公黨云南省委推動下,曲靖市脫貧攻堅工作穩步推進。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云南省 脫貧 監督 省委 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