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會議新聞 會議新聞

完善治污的“鐵索鋼閘”

2018年08月23日 09:54 | 作者:謝靚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8月23日電(記者 謝靚)“要求發言的很多,目前排隊的有十來個了,請盡量簡短一點。”

“每位發言最好不要超過五分鐘。”

……

8月21日上午,全國政協常委會議的其中一場小組討論,由于發言踴躍,小組召集人不得不多次提醒大家注意時間。

污染防治還有不少硬骨頭要啃,這是一場沒有退路的攻堅戰,對此,委員們的急迫之情溢于言表,圍繞如何加強硬約束的問題,大家紛紛建言支招。

“我們污染的違法成本過低,守法執法成本過高。”會上,吳為山常委表達了這樣的擔憂。據他了解,環保行政處罰的平均罰款還不及治理成本的12%,而且,由于相關法律規定對違法當事人同一違法行為不得兩次執法,因此環保部門處罰一次之后就不再處罰,這也降低了企業違法成本。此外,在吳為山看來,部分環保執法是“蜻蜓點水”,一些地方重經濟輕環保的觀念依然存在,要求環保為經濟讓路、讓污染項目建設“先上車后補票”的現象產生了很多后遺癥。在發言中,吳為山建議進一步強化環保“高壓線”,不斷完善環保管理體制,加大約談和督辦力度,把污染總量控制指標作為建設項目環評的前置條件,提高項目準入門檻。

環評(環境影響評價)是卡住違規建設項目的硬杠杠,也是環境風險的“安全閥”,在近幾年“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項目環評審批權下放到省級乃至市縣級環保部門。伊力哈木·沙比爾認為,這明顯提升了環評效率,但他也了解到,當前的環評改革還存在一些問題,還不足以構建全方位預防和監管的“鐵索鋼閘”,比如權限下放后一些基層環評審批人員對相關法律和制度的尺度把握不準,造成標準不統一,環評專業力量也不夠強。為此,伊力哈木·沙比爾建議加強環評隊伍建設,并強化規劃環評的約束和指導作用,強化環境準入管理,加強環評改革專項督導工作,從而進一步增強環評制度的剛性。

法治興則生態興,會上,陳清霞委員呼吁完善生態環境的法律保護體系和制度,并完善配套制度,包括自然資源產權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環境違法終身追究制度等,要把法治貫穿于生態保護全過程。支樹平常委則認為,除了法律,當前還需要制定和完善治污的相關標準體系。“誰掌握了標準,誰就掌握了話語權,在這方面,國際競爭非常激烈。美國在標準上投入很大,日本的相關標準制定都是首相親自協調。”在支樹平看來,當前應加快一些急需標準的制定,完善標準工作協調推進機制,并提高生態環保質量標準相關的技術保障水平。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先锋影音ⅴa中文资源 | 日本精品不卡中文AⅤ | 日韩精品第一页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视频 |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 中文字幕欧美精品另类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