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讓人才“候鳥”易地而飛
近日《湖北日報》報道,作為聞名遐邇的避暑度假地湖北省利川市,今年5月底發布了《關于征集“候鳥型”人才的通告》,誠邀新型工業、城市規劃、現代農業、教育、衛生、科技、旅游和文化藝術等領域的專業人才,在來利川避暑療養、休閑度假的同時,以顧問指導、短期兼職、退休返聘、對口支援等方式,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發揮聰明才智。迄今,該市人才辦在各避暑聚居點已建起12個“候鳥人才工作站”,在數據庫登記的“候鳥型”人才總數達500余名。
一大批全國各地高層次人才的到來,為利川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為打造比城市更溫暖比鄉村更文明的心靈歸屬地貢獻了他們的知識力量。如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原婦產科主任肖梅,不僅為當地醫院解決臨床難題,而且組建了微信群,將該市婦幼醫務人員都拉進群,隨時指導醫務管理和技術。中科院獼猴桃領域著名專家黃仁煌教授,退休后在利川免費教授獼猴桃種植技術,迄今已累計支持謀道鎮種植紅心獼猴桃2000余畝。
人才“候鳥”在避暑納涼修養身心的同時,為地方發展做貢獻,可謂好上加好。知識的價值、知識的力量,不以持有者居住地區和工作單位而限制其發揮;他們的投入和貢獻不僅僅局限于避暑時節。他們通過這個難得的機會下到基層、走進農村,并由此建立了與相應單位的長久聯系。該人才計劃的實施無疑會促進社會城鄉的和諧與進步,不啻是一種用傳播與普及科學知識來精準扶貧的新創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崩ㄊ凶屓瞬拧昂蝤B”易地而飛 ,正是充分利用本地優勢創新聚才的生動實踐。該市從生活服務、景區游覽、酒店入住、度假房購買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引進大量‘候鳥型’人才,按照社會需求與個人志趣、專業特長相結合的原則,由相關部門對接聯系并提供良好環境,讓更多專家為建設宜居宜游宜業的利川獻策出力,讓專家和聯系單位實現“雙贏”。期望更多有特色的人才引進和使用實踐出現,以知識的力量保障和促進實現中國夢。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候鳥 易地 飛 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