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網傳雪糕融化后再冷凍有毒?
夏季炎熱,有這樣一種食物銷量“爆高”,它就是“雪糕”。
說到雪糕,應該是很多年輕人的鐘愛之物,軟膩香甜,冰鎮爽口。
但是最近,網上有人說“雪糕在融化之后如果再繼續冷凍會產生大量的李斯特菌,食用之后會導致人體“食物中毒”。
言論一出,不由得把大家嚇了一跳。那么事實是這樣的嗎?關于雪糕,有些事情需要各位了解。
雪糕融化之后再冷凍,真會滋生“李斯特菌”?
雪糕,本身制作原料是水、乳類、蛋類、糖類、油脂等物質,另外還會加入一些像乳化劑、香精等添加劑物質,然后經過混合、滅菌、均質、冷卻、老化、凍結等工藝之后制作而成的一種體積膨脹的冷凍飲品。
對于“雪糕融化之后再冷凍會產生致病物質”的言論,其實并不靠譜。
首先,雪糕在“融化—冷凍”的過程中,完全屬于物理性質上的變化,根本不會發生“化學”上的變化,所以從本身來講并不會產生新的物質。
其次,雪糕在整體制作工藝中已經經過了嚴格的“滅菌”處理。也就是說,只要雪糕有嚴格的封閉包裝,而且并不在常溫下暴露較長時間。所以根本不會導致“李斯特菌”出現大量繁殖并造成食物中毒的情況。
最后,關于“李斯特菌”,的確是一種可以在低溫環境下生長繁殖的微生物,另外它主要是通過食物和胃腸道進行感染的細菌。感染李斯特菌之后也的確容易導致出現腦膜炎、心內膜炎等疾病。
但是,“李斯特菌”是怕“高溫”的,一般在高于70℃的高溫下就難以存活,;而雪糕包裝在使用之前都會經過嚴格高溫殺菌處理,溫度均已超過70攝氏度。
所以,針對于“李斯特菌”這個問題,建議大家購買“正規廠家生產、大型超市售賣、保存條件靠譜”的產品。雜牌、不靠譜的冰激凌在加工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或者殺菌不到位(人為因素),也容易出現被“李斯特菌”污染的情況。
對于反復冷凍解凍的雪糕產品,只要正規存放并沒有太大問題,但是會影響口感和食品感官性狀,建議還是“少吃為好”。
怎樣預防生活當中的“李斯特菌”?
一、 要謹遵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食品安全五要點”,生熟要分開、保持清潔、燒熟煮透、安全溫度、安全原料。
二、 對于冰箱而言,要定時清理清潔,飯菜最好要“現吃現做”,避免剩菜,如有剩飯菜,必須熱透食用,避免留下隱患。
三、 喝奶可以,但請拒絕飲用未經巴氏殺菌和煮開的生奶。
四、 不吃軟奶酪,拒絕吃未經過徹底加熱的冷餐肉、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制品,拒絕生吃“水產品”。
五、 如果飲食之后出現發熱、腹瀉等食品中毒可疑癥狀,請抓緊就醫診治,避免造成身體出現不必要的損傷。
雪糕怎樣“吃”才會更健康?
一、 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
相對而言,正規廠家生產的雪糕會更加靠譜,比如對于包裝的密封和殺菌,安全性相對較高,這樣才會降低影響健康的安全風險。
二、 認準標簽,選擇“營養層次”更高的產品。
從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識別配料含量,盡量購買乳含量更高的產品(配料表中會有標識)。
三、 食用可以,請“限量”。
雪糕食用過多,很容易導致身體出現應激反應,導致身體出現腹瀉、腹痛等急性腸胃炎癥狀,另外也會損害牙齒健康,所以必須要“限量”。
對于“獨立包裝”的雪糕,建議每天食用不超過1個,盡量選擇小包裝雪糕制品。對于特殊人群(三高人群、齲齒、痛風等人群)更要減量。
四、 建議“兩餐間”食用,減少傷害。
飯前食用雪糕,會影響正常食欲,減少正餐食物的攝入,破壞飲食結構,沖淡胃液,甚至還會影響胃腸消化能力,不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飯后食用會增加胃腸的消化負擔。所以,建議“兩餐之間食用”。
五、 慢慢吃,別著急。
雪糕雖然美味,但也不可大口“狼吞虎咽”,大口吞咽會增加對內臟血管的刺激,使其發生劇烈收縮,導致局部貧血,甚至影響胃腸消化道的消化和殺菌能力,誘發炎癥。
什么人不建議吃雪糕?
一、 齲齒和肥胖的人群。
對于齲齒和肥胖人群來說,“糖”無疑是較為“恐懼”的一種物質,而雪糕中往往含有較多的糖類和熱量,經常食之無疑會增加風險。所以,對于齲齒和肥胖人群來說,最好不吃,吃也必須限次限量。
二、 三高人群。
雪糕,高糖高脂肪高熱量,對于“三高人群”屬于“危險食物”,建議少吃。
三、 一些需要特殊照顧的人群。
孕婦、產婦、中老年人、青少年等,這幾類人群的身體狀況和正常人不同,需要刻意照顧;對于雪糕這種不算健康的食物,應該刻意不吃或少吃。
編輯:趙彥
關鍵詞:雪糕融化 冷凍 有毒 李斯特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