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工業化建筑行業領跑者 裝配式建筑一站式供應商 ——中冶綠色裝配式建筑
傳統的建筑企業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以手工建造為主,以承包工程為主。一般很難掌握項目的開發權和主導權,在市場中長期處于水平競爭的劣勢地位,商業模式單一、創新空間有限、科技動力不足、生產模式受季節影響較大、生產周期較長、資金周轉緩慢、從而抑制企業成長空間,同時造成建筑業資源、勞動力的浪費和短缺。
2010年,國家“十二五”規劃首次將綠色建筑納入國家五年發展規劃。中冶集團以中國二十二冶集團為前沿陣地啟程綠色建筑研發之路,在遵化黨峪金山工業園區,建設“裝配式建筑PC生產基地”,基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能夠輻射150公里范圍內的京津冀地區市場,具備年產6萬立混凝土部品部件的生產能力,是華北地區最具規模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中冶綠色裝配式建筑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發展理念,以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鋼結構制造中心、重型裝備制造和精密鍛造四大產業園區為依托,形成了三大中冶綠色裝配式建筑產品體系,具備裝配式建筑一站式綜合服務能力,能夠為合作伙伴提供綠色建筑全產業鏈一站式服務。
一、 中冶綠建裝配式鋼-混凝土結構體系產品
中冶綠建裝配式鋼-混凝土結構體系示范工程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康寧路東側、光華道北側;樓體建筑面積為10850.86平方米;地下2層,地上22層,建筑總高度66.9米;建筑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鋼結構含鋼量為76千克每平方米,總體鋼結構用鋼量為800噸。該工程符合裝配式建筑2A級和綠色建筑一星級標準。
工程采用中國二十二冶集團、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合作研制的新一代“裝配式鋼-混凝土結構體系”,裝配率達86%以上。該體系是具有高安全性能、高使用性能、高施工性能、高環保性能、高耐久性能和高經濟性能的結構體系,并被列為“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課題計劃”。
創新一:實現了豎向承重體系和水平抗側力體系相分離,根據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點確定水平抗側構件在總體結構中的布置方案。
創新二:采用與墻板一體化的鋼管混凝土聯肢柱、預制疊合密肋樓板,提高了鋼柱抗側能力,增加了樓層凈空高度,解決了鋼結構外露、防火、防腐的難題。
創新三:研發出結構構件-保溫-裝飾一體化圍護墻板,既解決了外掛墻板與鋼結構變形協調的問題,又解決鋼構件冷橋問題。
創新四:研發出連接剛度可調的且可快速裝配的梁柱連接節點,加快現場連接速度,提高了連接質量。
創新五:形成了鋼結構和復合圍護結構相結合的整體部品模塊,控制了鋼結構和復合圍護結構構件的制作、安裝偏差,形成了中冶綠色裝配式建筑部品制造、安裝工藝。
中冶綠建裝配式鋼-混凝土結構體系產品比相同預制率PC結構性能更優,比鋼結構住宅造價更省;結構剛度大,風振舒適度好,墻板不開裂,抗震更安全;戶內無柱大空間,保溫隔音效果好,居住更舒適;建筑集成度高,現場施工更高效,充分實現“四節一環保”。
二、 中冶綠建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產品
中冶綠建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示范工程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唐山北站片區,總建筑面積9629.88平方米,工程于2014年6月建成,是河北省首批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示范樓。外墻、內墻、樓板、樓梯全部采用預制混凝土構件,預制率為67%。工程應用了中國二十二冶集團與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共同研發的“后澆段內搭接連接技術”。
該技術在預制墻體下方預留一部分后澆區,上下層的墻體分布鋼筋在后澆區內搭接連接,現澆邊緣構件內鋼筋采用搭接或機械連接,預制部分的鋼筋采用灌漿套筒連接。底部預留現澆的高度根據墻肢豎向分布鋼筋的搭接長度確定。
“后澆段內搭接連接技術” 可節省灌漿套筒45000個,灌漿料50噸。一層3個單元1000平方米的安裝進度可控制在4天一層,總成本可減少220萬元。具有安全可視性、整體抗震性、操作簡便性、實用快捷性等優勢,具有結構體系的優越性和推廣實踐的簡便性。該技術獲得各項專利60余項,被編入河北省標準。中冶綠建裝配式混凝土體系產品充分體現綠色施工節能環保的特點和要求。
三、 中冶綠建裝配式低能耗建筑
這類產品是在中冶綠建裝配式鋼-混凝土結構體系產品的基礎上同時滿足低能耗標準的第二代產品。結構形式為鋼框架結構,樓板和內外墻體均為裝配式結構,墻體與鋼梁整體預制安裝,樓板采用裝配式疊合樓板。產品采用各種節能技術使其供熱(制冷)需求極少的能量,不再利用傳統的供熱(制冷)方式,充分利用室內生活熱量和可再生能源,營造舒適的居住環境,具有較好的能量效益。
四、 中冶綠色裝配式建筑能夠為合作伙伴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
中國二十二冶集團作為中冶綠色裝配式建筑的前沿陣地,擁有具有房地產開發一級資質的全資子公司——中冶時代置業有限公司,企業實施綠色科技地產戰略,以精裝修、綠色裝配式建筑和綠建技術作為新型開發方向,充分將綠色建筑“四節一環保”的理念與中冶綠色裝配式建筑的優勢結合起來,將綠色建筑技術運用到項目開發建設中去,以綠色建筑項目為試點,打造代表房地產發展方向的新型產品,踐行央企地產的責任與使命。
具有建筑行業和冶金行業雙甲級資質設計院,擁有一支工業化設計團隊,擁有豐富的建筑規劃設計、施工圖設計、精裝修設計經驗,在綠色建筑領域,具備針對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裝配式鋼-混凝土結構及裝配式低能耗建筑產品的研發設計能力,具有工業化設計核心優勢。
具備PC生產線設計能力及鋼結構生產線設計能力,能夠提供PC生產廠和鋼結構生產廠的規劃設計、制造工藝、設備設施全套方案,及現代化智能生產線的營運能力。
擁有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具備年產6萬立方米混凝土裝配式部品部件的生產能力。 基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運輸便利,能夠服務周邊150公里范圍內的京津冀市場區域,是華北地區最具規模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也是住建部“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擁有三大現代化鋼結構制造基地,和國家鋼結構技術中心,具備鋼結構特級資質和鋼結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擁有一支近百人的工業化設計團隊,通過歐盟CE認證、美國AISC認證、美國ASME認證。
擁有專業的機械電氣安裝公司,能夠對機械、電氣設備系統進行模塊化設計和模塊化組裝、安裝。
擁有專門的管道預制設計團隊,能夠進行管道系統進行模塊化設計和模塊化組裝、安裝。
具有房屋建筑和冶煉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具有礦山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機電安裝工程、化工石油工程及房地產開發一級資質。擁有各類科技及管理人員5000余人,擁有省級以上技術中心3個,各項專利519項,省級以上工法50余項,企業標準360余項,百余項工程獲得國家建筑業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獎,全國用戶滿意工程、樣板工程獎等,在全球樹立一座座豐碑。
中國二十二冶集團作為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服務商,工業化建筑行業的領跑者,能為客戶提供綠色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也可根據客戶的個性需求,單獨為客戶提供以下一項或多項服務:房地產開發代建服務;工程EPC總承包服務;裝配式建筑的規劃設計、施工圖設計、工業化設計服務;聯合建廠,提供自有技術知識產權授權使用及服務;PC及鋼結構生產廠的整體解決方案服務或設計、建設、咨詢服務;PC部品生產線的整體解決方案服務或成套設備的設計、制造、咨詢服務;聯合研發產品服務;檢測服務;個性化定制服務。
中冶綠色裝配式建筑正向著數字化、集成化、智能化邁進,進入加速發展的快車道,站在中冶集團“金色十年”的歷史門檻上,我們追溯初心,揚帆遠航,承擔起綠色裝配式建筑領跑者、創新者、推動者的光榮使命,努力開創中國綠色裝配式建筑跨越式發展的新航程。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建筑 裝配 綠色 中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