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醫共體是生態圈不是“托拉斯”

2018年09月10日 11:04 | 來源:健康報網
分享到: 

“縣醫院跑馬圈地,基層四處攀親。”當下,類似言論不少,而在縣域醫共體建設中,個別地方也確有走偏的情況。近日,在《健康報》社主辦、浙江省東陽市醫共體承辦的區域醫共體發展推進會上,不少專家和管理者對此直言不諱。大家紛紛表示,建設醫共體要建的是生態圈,不是“托拉斯”。

分級診療而非跑馬圈地

“推醫聯體的初衷,就是要有利于分工協作、資源下沉、服務均質化和連續服務構建。現在推進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可能是背離了這個初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傅衛說。

“發展醫共體,不僅是新時期衛生方針的要求,也是構建優質資源上下貫通和左右聯通的新機制,它聚焦提升基層能力和水平,逐步推行均質化,推動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體改司監察專員姚建紅表示。

事實上,無論是醫聯體構建初衷,還是醫共體歷史使命,都是在提醒各參與主體,醫共體建設是以滿足群眾就醫看病為出發點,同時服務深化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大局。需要醫療服務在不同層級醫療機構實現“生態”合作,構建起醫療健康服務的生態系統,而非個別縣域龍頭醫院的“劃地盤”。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醫療資源處副處長胡瑞榮說,在基于既往工作的基礎上,將加強政府統籌規劃。而近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有關重點工作的通知》更是明確提出,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按照“規劃發展、分區包段、防治結合、行業監管”的原則,以設區的地市和縣域為單位,將服務區域按照醫療資源分布情況劃分為若干個網格,每個網格由一個醫療集團或者醫共體負責。

醫療與預防緊密融合

有專家表示,為百姓提供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康復、護理等一體化、連續性醫療服務,是醫共體的職責所在。而所處其中的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分工負責、防治康協同,逐步形成以健康為中心的服務模式,又是醫共體的目標使命。

但是,目前醫共體的一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基層機構服務能力弱的問題日益突出,尤其是基層基本醫療能力短腿成為不能回避的現實。國家層面已經或者正在制定一系列措施,力求改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過多強調公共衛生服務、弱化基本醫療的現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社區機構不僅應該有全科醫學科、中醫科,還要有一定的基本醫療服務能力,有一定的病房,并建立醫療安全質量管理核心制度。鄉鎮衛生院同樣如此。(下轉第2版)(上接第1版)

而醫共體的另一端——縣醫院,不僅要承擔起提升基層治療、質控等職責,也應該添加或者提升“防”的能力。只有當醫共體真正成為防治共同體,分級診療的腳步才會走得更堅實。

“醫共體就是一個健康共同體,要以健康為中心。”浙江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馬偉杭說,該省德清縣將公共衛生機構資源整合到醫共體內,建立了公共衛生人員下沉駐點服務機制,并設立健康教育、預防接種、慢病管理等10個項目管理組,派專業人員每月在基層醫療機構駐點服務不少于4天,評估公共衛生工作現狀,推動“以治療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轉變。據悉,今年1月~5月,該縣域基層醫療機構就診人次占總診療人次的比率同比上升16.7%;縣人民醫院三四類手術量同比提高30.95%,5月更是達到52.17%。

科學規劃,百花齊放

近日,記者收到了浙江省某縣衛生部門一位副局長的來信,標題為“縣域醫共體建設應關注民營醫療機構的‘擠出效應’”。他在信中指出,以縣域醫共體形式成立的醫療聯盟或集團,由于人財物統籌等運行機制的因素,基本不可能有民營醫療機構參與的空間。如何破解這個問題,是縣域醫共體改革面對的重要課題。

而對社會辦醫與醫共體建設的關系問題,國家給出了明確的界定:在規劃布局醫聯體過程中,要將社會力量舉辦醫療機構納入醫聯體,對于具備條件的社會力量舉辦醫療機構,也可以牽頭組建醫聯體。據悉,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已有1021家社會辦醫療機構加入醫聯體,盡管數量占比不大,但增速達到43%。

馬偉杭指出,緊密型醫共體的利益共享不太適合社會辦醫療機構,他們不可能將人財物拿出來交給醫共體去統籌。浙江省做得好的社會辦醫療機構有的已經是集團化運作,或者連鎖經營,其實這是更緊密型的醫聯體。公立與民營應該發揮各自的優勢,互補發展。另外,各地在吸納社會力量方面也各有招數,比如推進第三方的社會化服務,包括將影像、檢驗等分享給社會辦醫療機構。

另外,“醫共體建設應該有區域規劃,比如數量是多少、強弱怎么搭配等”,這是浙江省在醫共體試點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之一。馬偉杭表示,醫共體是一項很大的工作,涉及體制、人財物以及各方利益,比取消藥品加成要復雜得多。

事實上,醫共體建設中之所以出現跑馬圈地的現象,缺乏科學規劃是主要原因。這是采訪中不少專家和醫院管理者的共識。近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有關重點工作的通知》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統籌區域內醫療資源,根據醫療服務需求科學規劃、布局醫聯體。(首席記者 姚常房 本報記者 李水根)

編輯:趙彥

關鍵詞:醫共體 分級診療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中亚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 | 亚洲v国产v天堂a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 | 五月天综合网在线欧美 | 又爽又猛又粗国产免费 | 亚洲高清AV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