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一只梨的網絡旅行——安徽碭山果農觸網增收記

2018年09月25日 10:06 |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新華社合肥9月24日電(記者水金辰、鄔金夫)初秋的清晨,剛下過雨的土壤還有些松軟,果農們已經開著農用電三輪拎著籃子進入連片的梨園,攀上樹拿著特制的剪子摘梨。一旁的塑料膜上,堆著半米高待包裝的酥梨。

“今年果子甜分足,個兒大,應該能賣個好價錢。”安徽碭山縣唐寨鎮大王莊村村民杜長化笑著說。

在25公里外的玄廟鎮朱莊村,已脫貧貧困戶王洪響家的梨樹上也已所剩不多。早在半個月前,他家的梨就被許靜收走,開始了一場從梨園到果盤的網絡之旅。

許靜,碭山縣微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是個“95后”。此刻的她,正在縣城創業園的工作室里與同事討論下一步的營銷策劃。他的父親許峰,在朱莊村老家做著酥梨“遠行”的準備工作——收購、包裝和發貨。

地處皖、蘇、魯、豫四省交界的安徽碭山,擁有70余萬畝吉尼斯認證的世界最大連片生態果園,“碭山酥梨”也獲得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建國初期,為防風固沙,有2500多年栽培歷史的碭山梨開始在這片黃河故道兩岸規模化栽培,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行,碭山梨的種植面積穩定在40余萬畝,成為碭山縣農業生產的第一支柱產業。

“曾經一段時期內,這里豐產不豐‘收’,賣果難成為農民的痛點。”碭山縣農委水果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汪波濤說。

“以前賣梨子那叫一個糟心。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是拉板車,后來有農用車、電三輪,早晨不到七點就要拉到15公里外的水果交易市場,水果販子相中才能賣掉。”王洪響說,“如今有了電商,省事兒多了。車子直接到田間地頭,就地完成采摘、裝車,許靜他們還出包裝和裝車費,俺們省事兒多了。”

王洪響們的便利,得益于碭山縣在2015年提出發展農村電商產業,并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截至今年上半年,碭山縣注冊電商企業已達1370家,網店和微商5萬多家,帶動10萬多人從事電商物流等相關產業,也帶動包裝、物流、旅游等三產產值近10億元。2017年電商網絡交易額40.4億元,碭山成為網上農產品銷售大縣。

許靜是這一波電商浪潮中的佼佼者。2015年,她通過電商銷售酥梨近10萬斤;2016年3月,碭山蘋果滯銷,她以義賣方式在網上銷售,10天銷售10萬多斤蘋果,解了果農的燃眉之急。嘗到甜頭的果農們對電商平臺也從質疑變為擁護。不僅她家流轉的300多畝果園得以在網上尋到出路,其所在的朱莊村,梨子也多交由她銷售。

“作為95后,閨女懂年輕人的需求點,通過融入策劃、包裝等互聯網經營理念,讓果農手中普通的梨加載了直播、故事等社交屬性,成了‘網紅梨’,價格自然也會有所提升。”許峰說,“我們比商販收購價每斤高兩三毛,老百姓增收的同時也促進了他們提升酥梨品質的積極性,倒逼生產環節注重精細化管理。”

如今,許靜走在朱莊,路過的村民不時會拉住她,讓她來自家果園里做直播、拍照。今年她還收到果農送給她的兩個特別的酥梨,上面分別烙有她的名字和“我是全村的希望”。“這是村里叔叔嬸兒對我的認可,我會好好珍藏。”許靜說。

走在朱莊村,水泥路已通往每個村民點,兩層小樓隨處可見。朱莊村黨總支書記朱曉輝說,小包裹帶動大經濟,“梨在網中游”讓老百姓的收入翻了一番,村子也逐漸富起來了。今年底,朱莊村要脫貧出列,全村剩余52戶貧困戶的收入已超越脫貧標準,目前待上級檢查驗收。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碭山 果農 網絡 安徽 朱莊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 亚洲一欧美巨大中文字幕在线 | 日韩一级一欧美一级国产 | 亚洲午夜一本在线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手机在线 | 思思热免费精品在线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