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貿易戰再度升級,中方談判代表的這句話意味深長
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本周再次升級。
北京時間9月24日12點01分,美國開始對價值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征收10%的關稅,新的關稅清單涵蓋了數千種產品,包括食品調味料、棒球手套、網絡路由器和工業機械零件等。
作為反制,中國于同一時間對600億美元美國商品征收5%至10%的關稅。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宣布新一輪關稅措施前,美國曾邀請中國談判代表到華盛頓進行新一輪中美經貿磋商。特朗普迅速推進最新關稅,似乎給雙方的談判計劃踩下剎車。
在25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指出,重啟中美高級別經貿磋商完全取決于美方的意愿。
他表示,中方對通過磋商、談判解決經貿分歧的大門是敞開的,但是要想讓談判磋商有效果,首先,必須要平等對待、相互尊重;第二,談判、磋商一定要有誠意,遵守諾言。
貿易戰升級誰更疼?
美國《紐約時報》指出,在白宮內部,希望與北京達成協議的人與決心繼續施壓、迫使其貿易行為發生更激進變革的人之間,仍存在激烈爭斗。目前,強硬派得到了特朗普的支持。
有分析認為,華盛頓的看法似乎是,關稅和更多關稅威脅將使中國人的態度軟化,使他們更容易接受談判。
不過,英國廣播公司(BBC)援引專家分析稱,美國可能低估了中國經濟的彈性,認為貿易戰產生的痛點將很快迫使中國在談判桌上屈服。但中國企業可能將出口轉向其他國家或開發國內市場,或將部分生產轉移到美國。
英國《金融時報》也指出,在中國政府幫助下,中國企業應該承受得起短期痛苦。中國政府已表示,將采取措施支持民營企業,幫助它們渡過難關。
在25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美國進一步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關稅,這會對中國經濟帶來直接和間接的影響。但是,綜合來看,盡管影響不可避免,但風險總體可控。
連維良指出,中國經濟完全有能力通過擴大內需促進高質量發展來對沖影響。“我們說風險總體可控,至少有三個方面的支撐:一是中國經濟整體有韌性,二是內需有潛力,三是市場主體競爭力在不斷增強。”
相比之下,特朗普咄咄逼人的舉動,在美國國內招致不少批評。
《紐約時報》指出,美國企業已經警告關稅可能會損害其利潤,迫使其裁員,并在某些情況下還會摧毀公司,它們表示,稅收對美國的傷害將超出美國政府的認知。
據悉,美國化學品分銷商全國協會本月發布了一項研究,預計將有2.8萬個化學品分銷商和供應商的工作崗位被削減,原因是2000億美元的關稅輪推動價格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美國的關稅措施旨在最大限度減少對美國消費者的影響,但新一輪關稅商品中的消費品種類顯著增多,包括汽車輪胎、家具、木制品、寵物食品、棒球手套等。
“這些關稅將由推動我們經濟發展的工薪家庭支付,”一家為反對關稅而成立的行業組織的發言人Jonathan Gold表示。“關稅就是稅收,就這么簡單。通過選擇單方面提高對美國人的稅收,經營農場、工廠或企業的成本將會增加。在許多情況下,這些費用將轉嫁給美國家庭。”
美國全國零售商聯合會會長Matthew Shay指出:“正如數千家企業在給特朗普政府的意見中作證和解釋的那樣,關稅是對美國家庭征收的一種稅。”他說,特朗普政府忽視了受影響民眾的呼聲,這“令人失望”。
梅西百貨(Macy’s)首席執行官Jeff Gennette表示,特朗普政府的決定“跟我們希望的不一樣……我們將看到消費者對此會如何投票”。
中國有哪些反制措施?
截至目前,美國已經對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征收關稅,相當于中國輸美商品總額一半。盡管中國此次沒有對同等價值的美國商品征收關稅,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沒有砝碼。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前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曾在“中國發展高層發論壇2018專題研討會”上提出應對美國一輪關稅舉措的反制建議。
樓繼偉指出,中國反擊策略,還可以選擇美國制造業供應鏈上對中國有巨大依賴的零部件、中間材料和設備采取對美國出口限制措施。同時,這些零部件、中間材料和設備又可以有效供應中國制造和中國市場。
比如美國提出稅單中,那些被主動排除的,或者經過美國企業強力申訴后不得不排除產品。這些出口限制產品,在中國附加價值并不高,但卻是美國高附加價值制造的基礎。
樓繼偉說:“當然,也不排除中國對附加價值低,但在中國生產組合全球價值鏈的高價值輸美產品采取措施。退一步說,美國可以在第三國建立替代供應鏈,但這要時間。3—5年的痛苦怎么辦?這已足夠跨越一個政治周期了。”
據CNN報道,數千家企業已要求美國政府將某些產品排除在關稅清單之外,聲稱它們無法在中國以外找到供應所需產品的供應商。
美國全國制造商協會表示,“現在到了談判時間——不只是關稅時間”。
盡管美國再次挑起貿易爭端,但特朗普仍為中美通過協商結束貿易戰留出余地。特朗普表示,美國可能在某個時候與中國達成協議,美方一直對談判持開放態度。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向美國財經媒體CNBC表示,雙方是否或何時會面取決于中國,最終目標不是制定關稅,而是讓中國“解決根本問題”。
但中國多次表示,只有在平等、誠信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進行對話協商,才是解決中美經貿問題的唯一正確途徑。
“現在美方采取了如此大規模的貿易限制措施,把刀架在別人的脖子上,這種情況下談判怎么進行?它不是一個平等的談判和磋商。”王受文說。
此外,王受文還指出,中美高級別的磋商已經進行了四輪,這些磋商取得了不少共識,雙方甚至發布了聯合聲明,但是美方出爾反爾,拋棄這些共識,采取了貿易限制措施,這使得談判沒法進行下去。
王受文表示,只要有誠意,只要在談判中平等相待,遵守諾言,談判是可以找到出路的。
事實上,邊打邊談一直是特朗普政府的慣用伎倆。
6月初,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赴京與中國進行經貿問題磋商時,美方在5月底宣布將對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美方一面高喊接觸對話,一面揮舞制裁大棒,一面發出磋商邀請,一面進行極限施壓。“這種花樣似乎已經成為美方的一種套路。對美方的這種套路,中方洞若觀火,泰然處之。”(孫秋霞)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貿易戰 再度升級 中方談判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