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全林:新時代園區黨建要打造四個共同體
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全林
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空間分布來看,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綜合保稅區、自貿區等各類園區是非公有制企業集聚、就業人群集聚、高層次人才集聚的地域場所,理應成為新時代“黨建+X”的重要陣地。
“黨建+創業”,構建“雙創”共同體。園區黨建應緊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一主題,將幫助創業者解決創業的煩惱作為園區黨建的重要抓手,積極探索把黨建工作植入創業型企業孵化全過程的實踐創新。例如,可成立針對大學生創業群體的企業聯合黨支部,將大學生創業者中的黨員聚集在一起,將“黨建引領”與“創業引領”進行混搭,推行黨支部書記和創新創業導師 “一肩挑”,開創黨建與“雙創”攜手同行的新局面。
“黨建+發展”,鑄造奮斗共同體。園區黨建應與企業中心工作目標同向、措施同定、齊心協力,探索建立產業聯合黨支部來助推企業發展,實現產業聯動與黨建服務的深度融合。具體來看,各類園區不妨按照企業的類別、產業關聯度,成立環保新材料產業、建筑設計產業聯合支部、信息科技產業聯合支部等,實現黨組織設置與企業產品研發、市場拓展、品牌推廣及上下游產業的聯動。實踐證明,同一產業、行業的黨員聚集在一起交流互動,可以更好地發揮產業集聚和黨員凝聚作用,促進企業之間的深度合作,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影響力。
“黨建+服務”,打造和合共同體。園區是為企業提供各類服務的平臺,園區黨建也要服務于企業發展、黨員成長和員工所需。例如,應積極宣傳并落實市區二級安商助企的政策、措施,幫助企業解決辦公條件、人才引進、稅務減免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又如,要健全“口袋黨員”定期摸查、黨員組織關系與勞動人事關系同步接轉、流動黨員接收管理、黨務專業培訓等制度。
“黨建+文化”,凝聚價值共同體。基層黨組織既要傳遞好黨的執政理念和思想成果,又要為企業文化注入黨建元素、帶來“正能量”。一方面,園區黨建可以根據企業核心業務,組織開展勞動競賽、勞動比武、技能提升等主題活動,宣揚敬業愛崗的價值理念,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另一方面,要注重加強“線下”和“線上”陣地融合,走好新時代的群眾路線。建議以傳統議事交流平臺為基礎,打造開放型、服務型、學習型的線上互動交流平臺,形成全天候全覆蓋的思想文化交流機制。
此外,還應進一步重視黨群工作者、黨建顧問和黨建宣傳員隊伍的建設。黨群工作者、黨建顧問和黨建宣傳員既是宣傳員,又是組織發展聯絡員、黨群活動指導員,還甘當企業發展和企業文化建設的助推員。他們的努力和付出,推動非公有制企業黨建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有助于凝聚企業人心、彰顯社會責任。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黨建 園區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