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從"摸著石頭過河"到"加強頂層設計"|40年40組關鍵詞

2018年11月20日 14:52 |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分享到: 

原標題:從“摸著石頭過河”到“加強頂層設計”|40年40組關鍵詞

“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實踐探索中推進。”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指出。

40年滄桑巨變,40年砥礪前行。在改革開放的偉大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接續奮斗,積累了無數彌足珍貴的經驗,形成了無數行之有效的方法。

這些方法中,有生動的“白貓黑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有形象的“摸著石頭過河”,也有家喻戶曉的“不爭論”等。這些寶貴的方法引領改革開放不斷向廣處延伸、深處拓展,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這其中,“摸著石頭過河”和“頂層設計”就頗具代表性。

“我們只能在干中學,在實踐中摸索”

1990年12月19日,歷來開風氣之先的上海再次走在了時代前列。

這天上午,“當!”一聲鑼響在外灘北側的浦江飯店孔雀廳內響起。這聲悠長的鑼響不僅宣告了新中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市營業,也代表著“資本市場”在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中國蹣跚起步。

“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需要很大的勇氣、頂住各種壓力。”提起我國資本市場的起步過程,著名經濟學家吳曉求的話語中充滿敬佩之情,“20多年前,人們的意識非常保守,對股票市場以及資本市場仍處于質疑的狀態。”

“資本市場”這一今天聽來不算太新奇的事情,在當時經濟發展遭遇波折,“姓資姓社”爭論不休的時代背景下卻極具爭議,不少停留在文革思維中的人,認為這是犯政治錯誤的冒險之舉,甚至有人借此懷疑改革開放的方向和目標。

改革就是要大膽試大膽闖。在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同志全力支持下,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相繼開業,中國人民以“摸著石頭過河”的勇氣和方法,向資本市場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更關鍵的轉折發生在1992年。在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時,鄧小平指出,“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有沒有危險,是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看對了,搞一兩年對了,放開;錯了,糾正,關了就是了。關,也可以快關,也可以慢關,也可以留一點尾巴。”

正是這“看一看,試一試”的話語,進一步打破了思想上的束縛,給資本市場的發展注入力量。28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經歷了“摸著石頭過河”“先探索試點,再規范發展”等階段后,逐步走出一條“符合市場規律且尊重國情的道路”,成長為當前世界第二大規模的資本市場。

“我們只能在干中學,在實踐中摸索。”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萌芽到成長起來的歷程,生動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敢闖敢干的勇氣,體現了貫穿改革開放40年的重要方法與精神品質——“摸著石頭過河”。

不只是“勇敢的零星社會試驗的故事”

“中國經濟改革的故事是堅強的民營企業家的故事,是勇敢的零星社會試驗的故事,也是謙遜又剛毅的中國人民為了美好生活奮斗的故事。”

在對中國經濟長時間跟蹤觀察和研究后,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納德?哈里?科斯在《變革中國:市場經濟的中國之路》中這樣描述中國經濟改革的發展歷程。

毫無疑問,科斯的觀察是正確的。40年來,從安徽小崗村18戶農民簽下生死契約“大包干”到以“傻子瓜子”為代表的民營經濟異軍突起,從深圳經濟特區破土而出到上海證券交易所開鑼營業……中國人民敢闖敢試、敢為人先,以“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和智慧,用一個個“勇敢的零星社會試驗的故事”為改革開放添活力、增動力。

但科斯的觀察又不夠全面。改革開放是一項宏大的社會革命,僅靠“勇敢的零星社會試驗”式的自發探索不足以保證其持續深入發展。40年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歸根結底是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摸著石頭過河”與“頂層設計”良性互動的結果。

“在黨的領導下,把經過實踐檢驗的有效‘試驗’制度化,再用形成的新制度去推進改革開放。”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劉毅強表示,“這就是改革開放初期‘頂層設計’與‘摸著石頭過河’的雙向互動。”

1980年,在小崗村村民簽訂大包干契約1年多后,黨中央在總結多地創新經驗后,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的通知,明確了包產到戶的積極意義,肯定了“大包干”的做法。

1984年,在年廣久當上私營老板4年多后,針對私營經濟蓬勃發展的可喜局面,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堅持發展多種經濟形式和多種經營方式”的重大決定,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1992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市鑼響2年后,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肯定了發展金融業的重要意義,中國資本市場開始大步向前邁進。

……

“盡管這個階段的‘頂層設計’不夠系統完善,但確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保護并運用了‘摸著石頭過河’探索的成果,推動了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劉毅強說。

“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是辯證統一的”

2013年11月12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部署總動員,勾畫了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

5年來,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從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從建設美麗中國到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從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到海南全島自貿試驗區的規劃建設……

一系列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關聯度高、耦合性強、實踐效果好的改革舉措相繼落地生根,全面深化改革按照黨中央確定的“時間表”“路線圖”穩步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2018年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首次亮相。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升格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不僅是名稱上的變化,更釋放了黨中央以更大力度、更實措施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強烈信號,改革頂層設計進一步加強。

“從強調‘摸著石頭過河’到注重加強‘頂層設計’,實現二者的辯證統一,不僅符合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實踐論,也集中體現了我們黨的政治智慧。”劉毅強表示。

當前,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改革又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口,其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不亞于40年前,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國改革經過30多年,已進入深水區,可以說,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唯有以更大決心,在頂層設計上持續發力,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保持工作力度和連續性,有計劃有秩序推進落實,才能開辟黨和國家事業全新局面。

惟改革者強,惟創新者進。40年來,我們黨對于改革規律的認識愈發準確,對于改革方法的把握日漸成熟,對于改革的決心也愈發堅定,昂揚自信。

實踐不停步,改革再出發。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運用科學有效、辯證統一的改革方法,永葆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向著更大的勝利邁進。(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薛鵬)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摸著石頭過河 改革 改革開放 資本市場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最新在线步兵区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久久人人躁人人 | 日本道二区免费 | 婷婷99re6国产在线 |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亚州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