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你有沒有被一條5G折疊屏手機廣告刷屏?5G元年已經到來,不少發燒友捂緊剛“瘦身”成功的錢包感慨,5G資費是不是比4G更貴?是不是又要換手機?虛擬現實無人機自動駕駛什么時候能夠來到我們的生活?
針對網友們的各種疑問,從事云計算5G互聯網相關的技術研發及管理工作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張云勇給大家吃了顆“定心丸”。
“5G資費是不會超過4G的,手機是要換的,長得跟4G手機一模一樣,預計明年就能拿到。在工業領域里,先期將以工業互聯網支撐無人機、人工智能等幾個場景優先布局,逐步拓展到其他方面。”
全國政協委員張云勇
啥是5G?據張云勇介紹,5G不再只是網絡速率的提升,而是將人與人之間的通信擴展到萬物連接,打造全移動和全連接的數字化社會。它將面向未來VR/AR、智慧城市、智慧農業、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無人駕駛、智能家居、智慧醫療、無人機、應急安全等等。
談起2018年的“委員作業”,張云勇常把汪洋主席的“金句”掛在嘴邊——政協委員“說的不在于算,而在于對,在于可落地”。
去年,張云勇提出《完善5G協同發展保障機制,釋放低頻優質資源》的提案,為了讓5G提案提得更“實在”,張云勇不僅進行了一系列的調研,還做了大量的實踐工作。包括5G在全球制高點的調研、5G標準技術的制定與研究等。此外,他在聯通研究院中鼓勵發明5G相關專利,同時在全國十七個省、數十個場景下進行5G應用部署。
聯通專利墻
“結合我們前期調研,針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我認為首先要開放共享。”據張云勇介紹,據初步測算5G至少是4G投放規模的3到4倍。為此,他建議,幾家運營商共建共享,在過去鐵塔、站址、局房貢獻共享的基礎之上,再朝前“邁半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工協作。把中國的5G人口覆蓋率和面積覆蓋率做上去,才能真正地做出5G自動駕駛的場景。”張云勇說。
2018年,張云勇按照小議題大文章、注重“小切口”大成效的要求,圍繞人工智能、共享經濟,積極參加視察、調研和雙周協商。圍繞5G、工業互聯網等提交四篇提案,均得到國家相關部委的重點回復,其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速傳統行業轉型,發揮中央企業主力軍作用,加快完善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體系》的提案,得到了工信部長達7頁的書面回復。
全國政協委員張云勇(左二)一行赴美團總部展開調研
作為“新委員”的他欣喜地告訴記者,“提案交上去之后,部委相關部門數十人與我進行核準,在操作層面上進行溝通,最后落到‘紅頭文件上’,讓我備受鼓舞。委員提案提得準確有效,部委辦提案辦得認真細致,形成良性的正向循環,確實體現了汪主席說的雙向發力。”
2018年8月19日,“委員移動履職”APP首次上線,作為唯一一位來自通信運營企業的政協委員,張云勇所在的中國聯通團隊承接了該項“政治任務”。經過“5+2”“白加黑”的連續奮戰,在短短一個月內,團隊就拿出了1.0版本。
隨后,更新換代的2.0版本迅速推出,委員們可以在平臺上“面對面”、“鍵對鍵”地跨時空進行對話和交流,隨時隨地參與專題會建言獻策。隨后,該平臺亮相全國政協第一次遠程協商會,讓全國各地的全國政協委員感受到便利的同時,也收到了汪洋主席的一個大大的贊。
全國政協委員張云勇參加十三屆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
現如今,“政協委員履職”APP不斷地進行開發迭代,引導互動。據張云勇介紹,平臺上個別專題有超過60%的委員參與了互動,單個專題互動文字累計高達30萬字。“讓委員發自內心喜歡用,提高建言獻策效率,這是APP發展的目標。”張云勇說。
“今年,還要開發新的版本,增加許多新的功能。”張云勇介紹,新版本要達到每半個月更新一次的速度;新增的功能得包括提案提交前自動查重并提示等;還要實現自動生成包括視察次數、提案數量、發言次數等在內的委員履職大數據。
“2018年政協履職,我給自己打95分。”張云勇自信地告訴記者,“對于經常打滿分的我來說,五分的差距實際上非常大。新的一年,我將圍繞政協工作要點和全國經濟工作要點,在自己熟悉擅長的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共享經濟等新業態上做好研發,爭取在今年的分數上再提升1到2分!”
編輯:王琦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