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6日電 (記者 呂東浩)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莫榮曾對蘇州800家企業開展問卷調研,發現這些用人單位格外看重職工素質,排名前三位的都在職業精神范疇,包括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團隊合作,第四位才是職業技能。為此,莫榮在兩會上呼吁,加強勞動者職業精神教育培訓。
莫榮介紹,兩會前夕,他在上海調研了解到,企業普遍認為當前職工最缺乏的并非知識與技能,而是職業精神,亦即創新意識、質量意識、職工道德、工匠精神等。
“職業素質是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基本品質。” 莫榮解釋,其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人們通常理解的業務知識、技能水平等職業技能;二是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團隊意識等職業精神。
當前影響職業精神培養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莫榮歸納了三點:基礎性教育缺失;日常培訓缺位;企業參與度不高。
“將職業精神課程納入政府職業培訓補貼目錄。”莫榮認為,職業技能在不同的企業差別較大,更適合在企業內培訓養成,政府補貼的職業培訓資源應更多地用于勞動者職業精神的塑造。
“發揮用人單位在職業精神教育培訓中的主體作用。”莫榮主張通過校企合作等方式,培養學生敬業、勤業、創業、立業精神,為其將來走向社會適應崗位需求和創業奠定基礎。
“把職業精神培養融入勞動者終身教育體系。”莫榮建議,教育部門通過教育制度改革,在課程設計、教材建設、教育方法、人才培養模式方面進行創新,開展全覆蓋的職業精神教育。
編輯:劉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