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溫州孵化生長因子藥物

2019年03月21日 08:57 | 作者:王瀟雨 | 來源:健康報網
分享到: 

壁虎尾部可以再生,是因為有細胞生長因子調節。人類新生兒發生唇腭裂,是因為細胞生長因子的某種受體存在缺陷。作為調節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細胞生長因子是生物藥物研發的重要切入點。近30年來,溫州醫科大學校長李校堃教授帶領科研團隊潛心于此。他們完成了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創新,在國際上首次將成人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開發為臨床藥物,為我國開發具有自主國際知識產權的重組蛋白藥物提供了堅實基礎。日前,該團隊的項目《我國原創細胞生長因子類蛋白藥物關鍵技術突破、理論創新及產業化》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做細、做深、做透

堅持不懈終見“森林”

20世紀90年代初期,李校堃師從暨南大學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林劍教授,開始細胞生長因子研究。起步階段非常艱難,當時對細胞生長因子的研究不多,學術觀點也存在爭議。

李校堃告訴記者,細胞生長因子最初是外國學者在牛腦垂體中發現的。但從牛腦中提取這種物質產量非常有限,100頭牛的提取量僅夠幾位患者使用。針對這一問題,李校堃團隊嘗試把這種蛋白的基因轉到大腸桿菌上,成功借助大腸桿菌快速繁殖的特點,極大提高了細胞生長因子產量,從而實現了工業化生產。

此后,研究團隊新進展不斷。他們發現,細胞生長因子對人類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皮膚組織等都具有調控作用,與睡眠、情緒、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都有密切關系。為此,該團隊花了10年時間,挖掘新機制、新靶點,豐富制劑類型、拓展適應證范圍,幫助無數糖尿病足患者減少了慢性潰瘍導致的截肢、致盲。

要把細胞生長因子做成老百姓能用的藥物,是研究團隊始終堅持的目標。他們在過程工藝優化、新型蛋白制劑開發、長效修飾工藝建立、適應證范圍拓展、新機制和新功能發現等方面開展系統而深入的研究,取得多項創新性成果。自1992年至今,該團隊相繼開發出3個國家一類新藥、1個植入型三類醫療器械。目前,他們研發的系列產品應用在全國5500家醫院,臨床用藥人次達到6800萬。更重要的是,這些藥物由我國率先研發,極大地降低了價格,是美國、日本同類藥物價格的1/10左右。

“從基礎理論突破到轉化成藥物創新成果,每個環節都要試驗,漫長的重復性工作要耐得住寂寞。同時要找到特色,付出努力,做細、做深、做透?!崩钚医栌眯蜗蟮谋扔鹘榻B了團隊堅持的科研精神,“就是要把不起眼的事物做到極致,要讓‘咸魚翻身、火腿走路’”。

創新、協同、共享

多學科團隊共促轉化

從實驗室研究到產業化是非常艱難的過程,建立密切的協同關系非常重要。“產學研協同,校企醫整合”是李校堃的成功法寶。

“完整的、互相協助的團隊才能實現創新、協同、共享?!崩钚医榻B,就團隊自身來說,成員來自全國各地,知識結構越豐富越能夠互相啟發、彼此借鑒。從行業的角度看,溫州醫科大學不僅與珠海億勝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暨南大學醫藥生物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密切配合,更與各大醫院保持著緊密聯系。

“臨床上什么樣的藥物劑型最稀缺,哪些是治療的關鍵點,藥物怎么用效果最好,這些寶貴經驗只有醫生知道。”李校堃說,教學、科研、產業,每個環節都要有成果轉化的理念。

醫學院要注意研究論文與產品之間是否存在關聯;基礎研究在設置研究方向時就要考慮研究內容能不能變成產品;同時要協助企業完成臨床轉化,告訴企業臨床最新進展等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成果轉化的機制。

目前,溫州醫科大學已成立了成果轉化管理部門,還設立成果轉化為主的教授位置,專職負責與企業合作及科研成果孵化產品。此外,研究專利拍賣收入的30%也可用于未來的成果轉化。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生長因子 藥物 團隊 細胞 研究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中出在线 | 一本大道香蕉综合久久 | 日本系列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